-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的合法选择与规避_中国新文学进入大学教育的初期回顾.pdf
] 史论
知识的合法选择与规避
——中国新文学进入大学教育的初期回顾
]杨蓉蓉
随着中国文学研究界对现当代文学学科反思 系)的讲堂上颇受到了冷落。王瑶先生认为,直到
的深入,和诸如知识考古学、文学社会学等西方理 1929年春季朱自清在清华大学国文系的讲堂上开
论的影响,学者们开始注意清理新文学与现代教育 讲“中国新文学研究”时,情况才有了变化。虽然情
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探析现代大学作为知识生产 (1)
况与王瑶先生的看法有所出入 ,但总体来说,在
的重要场所、现代学科体制作为“规训”(Discipline) 解放以前的全国大学中,设置新文学课程的不算
的主要手段,是如何建构新文学观念,又是如何影 多,新文学课程在整个中国文学系的教学中地位相
响新文学发展进程的。钱理群先生曾主编过一套 当边缘化,更不用说新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丛书,对历史做了 在于大学中。情况到了1949年以后迅速有了根本
大量的“还原”工作,陈平原先生和罗岗先生的著述 转变。这固然与1949年建国后,一段历史时期结
也从发生学的角度,对现代教育如何影响新文学观 束,新文学拥有了自己的“过去”,可以做“远距离”
念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如果说,新文学的发 研究有关。但建国后“现代文学”学科的形成和教
生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具有同步性,那么文学革 学与研究此后日益发展,终使现代文学成为 “显
命后,新文学又是如何走进大学,如何在大学里被 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无法忽略的原因,就是意
“教育”的呢?新文学如何在大学里生存,并薪火相 识形态的影响。
传,最终与其他因素一起合力,使新文学经典化,最 我们应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而且还须追问,
终形成新文学传统的呢? 为什么与现状恰恰相反,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
大学里,新文学会遭受到如此冷遇呢?
一
研究新文学与现代大学之间的关系,最直接的
根据一贯所受的文学教育,在我们(尤其是青 表现莫过于新文学走进大学讲堂,成为大学国文系
年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似乎 课程设置的一部分,以知识的形式被传播,作为研
新文学从一诞生就受到了大学的热烈追捧,如同在 究对象被大学里的学者教授们研究。从课程文化
我们今天的大学课堂上所受到的一般。但事实与 研究的视野来看,新文学进入大学国文系讲堂,对
固有的观念正好相反。新文学并非从一发生就走 于新文学来说,乃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是因为:知
进了大学讲堂,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是在“民间” 识就是权力,权力就是知识,两者是一种共生的关
——相对于大学讲堂来说——发展的。学府外新 系,因此,从知识权力的角度来说,新文学进入大学
文学作家辈出、文学出版物不断推陈出新、作家和 讲堂,进入课程结构设置,就意味着它从此具有了
社团间因不同的文学观而争吵不休、文坛热闹纷繁 现代大学体制所赋予的知识控制权,具有了课程设
时,学府内,新文学却在大学中国文学系(简称国文 置背后所隐藏的权威的“话语霸权”;同时,作为课
2007/7·文艺争鸣·史论
程内容之一,新文学能够以知识的形式传播出去, 二重结构,即研究院采用德国模式,大学部多受英
并且还取得了大学所赋予的“学术”地位,这就意味 国影响。美国大学兼容了英、德二者的大学理想,
着新文学所包含的文化价值也被传播出去,为社会 现代大学的功能既不限于纽曼的“知识传播之地”,
所接受。课程知识实际上成为一种社会建构,通过 也不限于洪堡的“研究中心”和“创新基地”,而是直
课程资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