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日期 2014年 月 日 第周 星期 第 节 教学年级 高 中 2014 年 上 期 科目 语文 课题 教学班级 高 中 13 级 05.06 班 三 维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杜甫律诗的一般特点,熟悉诗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感悟杜甫的积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风格;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诵读,体会文本所表现出的情感。2.分组讨论,疏通大意,探讨诗歌的手法和作者所表现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理解诗人寄托于诗歌中深沉的感情,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杜甫诗积沉郁顿挫的风格,作者于诗歌中表现的情感。 教学难点 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学步骤及要点: 一、导入 说说你眼中的杜甫。 二、自主学习部分 (1)、明确教学目的。 1.了解杜甫,了解律诗的基本特点。 2.理解诗歌的深沉感情。 3.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2)、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 “沉郁顿挫”。同时,其诗兼备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代表作:《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 有《杜工部集》。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共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诗歌创作可分为四期: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把家安置在鄜州,去投肃宗,中途为叛军俘获,押到长安。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弃官携家逃难,经秦州等地到成都。蜀中军阀作乱,漂流到梓州。后返成都。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 (3)、律诗的特点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选入课本的《杜甫诗三首》都是七言律诗。 三、合作探究 (1)、学习《秋兴八首》(其一) 1、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怎样的秋景?有什么作用? 2、试在颈联中找出表现诗人遭遇和心情的意象,并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尾联中“寒衣”“暮砧”含义丰富,试分析表达了哪些感情? 3、检测练习 (2)、学习《咏怀古迹》(其三) 1、“群山万壑赴荆门”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赏析“赴”的妙处。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3、“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试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 4、“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5、“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这首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7、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 8、昭君怨恨什么? 9、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10、《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1、检测练习 (3)、学习《登高》 1、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有何意义?如何鉴赏? 2、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3、登高一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小结 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