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肺吸虫患者胸腔积液的实验室诊断.docVIP

2例肺吸虫患者胸腔积液的实验室诊断.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例肺吸虫患者胸腔积液的实验室诊断

2例肺吸虫患者胸腔积液的实验室诊断   作者:郑瑞林 梁海燕 钟倩怡 齐娟飞 作者单位:317000 浙江省台州医院检验科(郑瑞林 钟倩怡 齐娟飞)325027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科(梁海燕)   【关键词】 肺吸虫 胸腔积液 实验室   肺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呈世界性分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肺吸虫侵犯人体肺部导致胸腔积液在临床上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对该病的实验室诊断进行有益探讨,有助于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肺吸虫患者的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资料作一分析报告。   1 病例资料   例1,男性,29岁,未婚,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压迫性胸闷3个月入院。无咳嗽,无潮热,呼吸困难,咯血,肝脾肋下未及,下肢无水肿,胸片示右胸大量积液,CT不支持恶性肿瘤。胸水常规:黄色混浊,李凡他试验,细胞数8900/mm3(N 20%、E 55%、L 25%);痰液检测:嗜酸性细胞(+),寄生虫及虫卵(-);外周血常规:WBC 7.7×109/L,N 42%,E 28%(直接计数120/mm3),L 26%;IgE(发光法)2702.4IU/md(正常3.3~165.0IU/ml);结核抗体(-);肿瘤系列及标志物正常;肺吸虫皮内试验(+)。追问病史,有进食生蟹史。   例2,女性,5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两下肢水肿1年,以DM肾病入院,伴咳嗽,无咯血。B超显示两侧胸腔大量积液。胸水常规:左侧:黄色、微混,李凡他试验(-),细胞数86/mm3(N 10%,L 85%,间皮5%);右侧:黄色,混浊,李凡他试(+++),细胞数5100/mm3(E 85%,L 10%,N5%)胸水培养(-),血常规7.3×109/L(E 10%,N 58%,L 32%)。过敏原检测食物组(+)。   2 讨论   肺吸虫病可引起多浆膜腔积液[1],既往报道较少,国内邱美颂于1980 年首先报道肺吸虫病引起胸腔积液[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对本病的报道逐渐增多。本病引起胸腔积液易与其他病因如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腔积液相混淆[3]。肺吸虫病诊断标准[4]:(1)在肺吸虫病流行区有生食或半生食生蟹史;(2)肺吸虫皮内试验(+);(3)嗜酸细胞计数及分类增加(血涂片E 10%~40%,急性期达80%以上,胸水嗜酸性细胞10%);(4)右侧胸腔大量积液;(5)有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活检符合肺吸虫病病理特点。前4项为诊断肺吸虫病必备条件。   肺吸虫病患者的痰及粪便可找到虫卵,但阳性率不高,因此在该病的实验室诊断方面实现直接的病原学诊断比较困难。从本组2例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见,胸水嗜酸性细胞显著增高(分别为55%和85%),外周血嗜酸性细胞10%,提示外周血及胸水嗜酸性细胞增高是本病的一个显著特点。   目前,肺吸虫病在免疫学诊断方面的价值已日益受到重视,本组病例肺吸虫酶联免疫试验(+)、皮内试验(+),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较充分的依据。但由于以往诊断用的抗原基本上采用虫源性粗抗原,特异性不高,与其他寄生虫常存在交叉反应,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肺吸虫病免疫学诊断的关键是如何获得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诊断抗原。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产生分子抗原已成为现实,即利用纯化重组细菌PW-1/PR-SETB/BL-21的表达产物,肺吸虫重组抗原复性后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的相应抗体,敏感性为91.07%,特异性为100%[5]。新近报道的肺吸虫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 金标渗滤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与ELISA相媲美,且操作简便、快速[6]。   【参考文献】   1 杨松, 张耀亭, 殷建团. 40 例渗出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临床肺科杂志,2005, 10(5 ): 607~608.   2 邱美颂. 242例四川型肺吸虫病临床分析.中级医刊, 1980,7(1):21.   3 罗友鲜,毛世才. 血性胸水50 例临床分析.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1, 26(2): 144~145.   4 王季午编. 传染病学. 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421.   5 侯敏, 刘剑南, 姚永伟, 等. 卫氏肺吸虫重组抗原的制备及初步应用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4, 24(5 ):467~469.   6 干小仙,施晓华,王越, 等.肺吸虫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 金标渗滤法) 的研制和应用.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5, 21(11):988~990. 可以免费下载论文的浏览器---文献检索浏览器 KKM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