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中老年人的中医医疗利用以及挑战
TAIWANESE GERONTOLOGICAL FORUM, VOLUME20
台灣老年學論壇,第21 期,2014 年02 月
.tw/riki/riki.php?id=TGF21CID=1
主題論文
台灣中老年人的中醫醫療利用以及挑戰
徐瑜璟1
中醫藥使用已經非常久遠,若從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等中醫古
籍至今,已經數千年的歷史,在歷代醫家的推衍運用,發展現今的中醫醫療體系,
而於台灣現今的中醫醫療,包括中醫藥物、針刺、灸法、推拿、放血、拔罐,或
其它延伸的治療等等,均為現在中醫師可以利用治療病患疾病以及身體不適症狀
的方式。
目前中醫醫療利用、評估與治療中老年人疾病症狀
台灣自1995 年開辦全民健保[1] ,中醫醫療的部分包括中醫科學中藥、針灸
以及推拿,在 1996 年到2001 年間曾使用中醫健保資源的人高達62.5%[2] ,且中
醫醫療利用比例逐年上升[3] ,以女性、45-54 歲最常使用中醫醫療[4] ,而在65
歲以上老年人身上,平均每人每年利用次數為 1.26 次[5] ,顯示在老年人中醫醫
療接受度的普遍性,且中醫門診服務成為部分老年人一般疾病,如急性鼻咽炎(感
冒)、咳嗽、腰痛、頭痛、便秘等之重要選擇[5] 。
根據許多研究及觀察均指出,在老年人身上大多為綜合性的問題,包括慢性
病、癌症及相關治療引起之症狀、中風及其後遺症、痠痛、退化性關節炎、疲倦、
睡眠障礙、胃口差、失智症、大小便失禁等等,並加上照護問題、跌倒問題、心
情起伏等等,需要周全性的評估 ,並加以介入處理。
1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中醫科中醫師。
1
台灣中老年人的中醫醫療利用以及挑戰
而於中醫理論而言,會根據中老年人的體質(如怕冷或怕熱,排便情況等)、
慢性疾病 、年老體衰 、氣血不足等,藉由中醫四診(望、聞、問、切),辨別中
醫所謂的「水、濕、痰、飲」或其他辨證分型 ,並根據不同症狀、證型,評估目
前疾病、症狀,佐以西醫用藥情形、過去病史、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找尋對患
者最大的益處的治療方式,如用藥、針灸等。需注意的是每人生活、壓力、飲食
習慣、體質不同,使用的藥物也都會不同,並不是隔壁鄰居吃了有效果的藥物就
直拿來服用,強烈建議避免自行使用藥物。
中醫目前中老年人研究現況,包括中藥、針灸、推拿及拔罐,或人體及細胞
都持續在研究中,包括中年婦女使用酸棗仁湯或加味逍遙散治療更年期之睡眠障
礙[6] 、更年期症狀[7] 、壽美降脂一號(中醫藥物紅麴萃取,為健保給付的中醫
藥物,對於病患欲降血脂也是一項選擇)[8] 、老年人便秘問題[9] 、癌症相關輔
助治療[10, 11] 、膝關節疼痛[12] 、慢性疼痛[13] 、中風[14] 、慢性疾病[15] 、失智
症[16] 、巴金森氏症[17]等,及其延伸相關後遺症的輔助治療,以及許多疾病、
症狀的治療,不及備載,均有相當的研究支持中醫使用的效果 。
中醫治療的範圍或許類似於家醫科,許多病患會將常見的病狀告知中醫師合
併此時不適症狀加以治療 ,中醫師亦評估疾病、癥狀,或建議轉往以西醫處置,
或使用適當的中醫治療方式 ,大多可減緩症狀、改善疾病 ,包括以下:吃止痛藥
物引起腸胃不適、吃血糖或血壓藥物後告知胃痛、血糖或血壓控制不好、慢性疼
痛、心導管手術史患者持續使用抗凝血藥物但引起胃痛、各種病狀不敢手術的患
者尋求中醫藥治療、手術前後體力調理、癌症治療副作用及調理、心血管疾病
(如:心導管手術史、心悸、心肌梗塞史、胸悶、中風後遺症等)、呼吸道疾病
(如:容易感冒、過敏性鼻炎及氣喘慢性調理等)、胃腸疾病(如:胃食道逆流、
便秘、腹瀉、痔瘡等)、生殖泌尿道情形(如:蛋白尿、血尿、腎炎、反覆泌尿
道或陰部感染等)、皮膚疾病(如:慢性蕁麻疹、脂漏性皮膚炎等)、身心疾病
(如:焦慮、睡眠障礙等)、肌肉骨骼疾病(如:慢性疼痛、腕隧道症候群、五
十肩、腰痛等)等等。中老年人幾乎都慢性病纏身,病患至中醫門診尋求協助,
要如何處理患者症狀,並符合長者期望中、西醫合併治療,是目前中醫藥發展的
方向之一。
2
.tw/riki/riki.php?id=TGF21CID=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