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修复民国遗存墓地,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建议
关于修复民国遗存墓地,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建议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特殊年份,全国上下即将开展大规模纪念活动。辛亥革命与江苏也有较深的渊源,特别是我省留存着一批民国建筑和墓地等,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当前我省民国墓地的保护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墓地保护现状较好,如中山陵、廖仲恺墓等;有的虽进行过一定保护,但效果尚不到位,如辛亥元老范鸿仙烈士墓、辛亥革命雨花台之役阵亡将士人马冢等;也有个别民国墓地没有及时纳入保护视野,如2010年位于南京将军山龙泉寺风景区内的民国著名报人张友鸾墓险遭拆迁,幸得市长批示才得挽救。
据我们了解,位于中山陵景区内的范鸿仙烈士墓,是我省重要的辛亥革命遗迹。范鸿仙烈士系同盟会员,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和朋友,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人士。他先后与于右任主办了《民呼》、《民吁》、《民立》三报,宣传革命,抨击清廷,其影响之大,令孙中山先生赞为“范君一枝笔胜十万师”。武昌首义后,他只身到清军营房,劝说清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祯起义,并组织江浙联军,一举光复南京,为民国定都南京奠定基础。随后迎接孙中山先生来宁就任临时大总统。为巩固和保卫新政权,又创立“铁血军”, 参与讨袁,于1914年9月20日惨遭袁世凯所派凶手刺杀。孙中山先生深感惋惜和悲痛。依据孙中山先生遗命,1936年2月,国民政府将范鸿仙隆重国葬于中山陵东侧。其拨款两倍于同在中山陵园附葬区的廖仲恺墓,“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美仑美奂”。抗战中墓被毁,抗战胜利后在原址重建。在“文革”中再次被毁,1972年经周总理亲自批示江苏省给予修复,1973年修复完成,但因多方面原因仅做了简单整修,与原状相差甚远。现范鸿仙墓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墓地的状况令人担忧。一是整修后的墓地只有墓包和狭窄的墓道,跟原貌相差过远;二是多处出现损坏,道路路面下沉,墓包已有裂缝;三是周围环境较差,交通不便,墓区大部分淹没在树木杂草丛林之中,游人很少发现和瞻仰。与廖仲恺墓现状相比,有天壤之别。
辛亥革命雨花台之役阵亡将士人马冢是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雨花台景区内,雨花台东岗雨花阁西北麓。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后,为了响应革命,驻南京秣陵关的新军第九镇于11月8日宣布起义,攻打雨花台要塞,与清军张勋部激战,牺牲惨重。经过十余昼夜的鏖战,革命军终于占领了雨花台,打开了南京的南大门。1911年12月02日,南京光复。此次战役史称辛亥革命雨花台之役,雨花台之役的胜利乃至南京的光复,对稳定辛亥革命的形势以及孙文定都南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任临时大总统期间,专程到雨花台炮台视察,对雨花台之役给予很高的评价。民国初年,将雨花台之役的200多位阵亡将士和战马合葬于雨花台东岗今址,垒筑成两座土冢,树碑纪念。1956年,雨花台烈士陵园重树高约3米的“辛亥革命阵亡纪念碑”,惜两碑均毁于“文化大革命”中。1981年,曾由江苏省政协出资修缮,新建花岗岩石碑1通,碑文为“辛亥革命雨花台之役阵亡人马冢”。1998年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筹资重修墓冢,后侧加砌了石围栏,并新建花岗岩贴面弧形照壁。这里已成为辛亥革命在南京的一处重要纪念地。但受到重修时的资金等条件限制,总的来说还比较简陋,墓碑现已残破缺角。
值此举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修缮保护像范鸿仙墓、辛亥革命雨花台之役阵亡人马冢这样我省重要的辛亥革命文化遗存,有着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对年轻一代的爱国教育和道德教育。辛亥革命烈士们在晚清国家危难,风雨飘摇时挺身而出,为实现民主主义革命理想不屈奋斗,英勇捐躯,其精神值得一代代传承下去。整修后的烈士墓地可以成为事迹展览馆和爱国教育基地。
(二)有利于凸显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和民国文化研究重地的地位,有利于吸引更多人参观中山陵、雨花台,从而弘扬中山精神和革命传统,形成博爱之都、文化南京、历史名城的氛围。
(三)有利于加强两岸交流,在海内外树立我省和南京的良好形象。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2012年6月是范鸿仙诞辰130周年,2014年9月将是其遇害100周年。这几年必将是台湾、香港、海外的历史专家、学者、辛亥遗属、历史爱好者等前来凭吊、参观民国遗存墓地的高峰期。若他们看到修葺一新的民国墓地,必然对我省尊重历史、善待英雄的义举产生良好的印象,并向海内外宣传。台湾方面重视辛亥革命和辛亥人物的历史研究,如台湾国民党党史馆珍藏有范鸿仙的血衣及三大本历史档案,其他国民党原有的珍贵档案资料都十分丰富。这也是两岸开展学术交流的一个契机,并有利于提升我省近代史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为此建议:
一、省有关部门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协调文物保护、中山陵园管理、园林、规划设计、统战等方面,共同调研普查我省现存民国墓地情况。编制档案,避免民国墓地被拆迁毁坏的现象发生。对现存需要保护修缮的墓地,尽快形成修复保护方案。划拨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