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 1.政治:政策的宽松,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繁荣 2.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教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 3.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 4.对外关系: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总体: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具体:(1)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 (2)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会徽的原创者郭春宁说,能够做出这样的会徽,灵感其实就出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你知道会徽中采用了哪几种中国艺术形式呢? 中国印 · 舞动的北京 世贸标志 何谓意境? 简言之,就是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而诱发、开拓出的审美想象空间。使人从有限的时空进入无限的时空。 如何赏析书法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有限空间:大小、浓淡、涂改、快慢等。 无限空间:性格、心情、身世、时代等。 三、音乐艺术 (一)上古先秦时期 内容特征: 史例 以钟磬乐为代表的乐舞 1、黄帝至周代,“乐”文化相当发达。 2、距今9000年的“骨笛”,有完整七声音列。 3、距今6000年的陶埙,能奏符合音律的不同音高 4、距今2400年的编钟,记载丰富上古乐理,“一钟双音” (二)汉唐时代 内容特征: 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 史例 1、秦汉设乐府机构,收集民歌和异域音乐,合成新的音乐,有“相和歌”、“清商三调” 2、东晋:形成清婉、细腻、柔美的南国“清商乐” 3、南北朝、隋唐时的燕乐,以歌舞大曲排场上演,乐器繁富,规模宏大 (三) 宋元明清 内容特征: 史例 以戏剧音乐为代表 3、产生《十面埋伏》、《霸上卸甲》等大批名曲。 1、戏曲音乐繁荣 2、器乐艺术发达,形成古琴、琵琶、筝、三弦 、唢呐、笛、萧等乐器独奏艺术门类。 四、舞蹈 宫廷舞 萌芽: 发展 产生: 鼎盛 衰落: 评价: 新石器彩陶盆绘有跳狩猎舞的形象 夏商时代 1、周的礼乐制度包括舞蹈的形式 2、汉代将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 1、隋唐官办乐舞机构培训大批专业乐舞艺人,创造许多新作品,显示宫廷舞的辉煌。 2、宋元宫廷队舞在艺术上卓有成就 明清 内容多为帝王歌功颂德或表现歌舞 升平,但形式华丽工整、结构严谨,有一定技巧性和艺术性。 民间舞 先秦: 西汉: 南北朝: 隋唐: 宋: 评价: 《诗经》和楚辞描述了周代中原及荆楚地区的民间舞蹈的形式。 乐舞有相应发展,出现歌舞繁荣局面。 “胡舞”盛行,代表作有《西凉乐舞》。 各民族舞蹈艺术大交流、大融合和大创造。 民间舞蹈兴盛,民间舞队活跃。 是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反映的多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景和喜、怒、爱、憎的情感。 五、戏曲的发展历程 1、历史渊源: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乐舞百 戏、隋代四方散乐、唐的杂技歌舞,均与后来的戏曲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 2、初步形成: 3、元杂剧兴盛: 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 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 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 的戏曲音乐为核心艺术形式的元杂剧兴盛。 五、戏曲的发展历程(续) 明传奇剧繁荣 清代京剧产生的背景: 1、在吸收南方各种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形成海盐、余姚、弋阳、昆山腔四大声腔。 2、昆山腔经艺人精研细磨形成“水磨调”,成为明清曲牌联套体戏曲舞台的主腔。 明清北京是全国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达官贵人、各地商人、四方艺人聚集中心,作为全国休闲文化中心,为艺术在北京的繁荣提供土壤。 六、京剧的演变 形成: 乾隆末年,南方徽剧戏班进京 演出,二黄风靡一时;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艺人进京,加入徽班演出,把西皮融入徽剧之中,形成“徽汉合流”局面。经徽汉艺人不断实践,并吸收昆曲、秦腔和其他民间戏曲的唱腔,形成新的剧种——京剧。 成熟和传播: 清末,京剧走向成熟,由北京传到各地,成为全国广泛流行的大剧种。 ★京剧的特点 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2、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3、继承古代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以唱、念、做、打为手段,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4、表演有一定程式,采用虚拟性动作,把生活中实有事物通过抽象的表演,得到艺术再现,取得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效果。 京剧之美 京剧美在何处? 配乐美, 唱腔美, 动作美, 服装美, 布景美, 化妆美, 唱词美…… 京剧的魅力 魅力之一:服饰、脸谱与布景——工艺与舞台艺术 生 丑 净 旦 唱 念 做 打 魅力之二:唱与念 ——音乐艺术 魅力之三:做与打——武术杂技与形体艺术 问题探讨 京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的国粹和戏曲精华。随着时代的发展,21世纪的人们对京剧有三种不同的态度: ①认为京剧难以反映现实,主张让它自然消亡;②认为京剧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