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感觉器官iii朱
(五)视后象和融合现象 视后象:主观的视觉后效应(与光强正变) 融合现象: 一定频率的重复闪光刺激引起主观上的连续光感 的现象(闪光的间隙时间比视后象的时间更短)。 临界融合频率 能引起闪光融合的最低频率(与光强呈正变) 临界融合频率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关(疲劳时降低) (三)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耳蜗内电位 内外淋巴离子成分差异 蜗管内淋巴电位: +80mv 毛细胞的静息电位: –70~-80mv 毛细胞基底部膜内外电位差:80mv(外淋巴) 毛细胞顶端膜内外的电位差:160mv(内淋巴) theory of traveling wave, cochlea microphonic potential. 第一个,暗适应和明适应,这种现象可能是怎样产生的?什么叫暗适应?从明处到暗处,一开始一片漆黑,然后慢慢视物开始清晰。这就是暗适应。明适应呢?反过来从暗处到明处,首先是一个强烈的光感,然后一段时间以后才有清晰地视物能力。为什么?根据暗光处视物的机制来分析,暗适应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刚才讲过什么?视杆细胞怎样视物,视紫红质进行光化学反应。那在暗光的情况下接受暗光的刺激它都要分解,那到了明处以后是不是分解的差不多了?那从明处到暗处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必须要什么?必须要有视紫红质的合成,它才能在暗光下视物。那视紫红质的合成是不是需要时间?再者强光下视网膜上哪种色素最多,视锥色素最多。那进入暗光以后视锥色素被分解,视杆色素合成起来才能执行它的功能,需要时间。明适应的机制一样,我就不说了。 第二个,视野。什么是视野。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不动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视野的大小和颜色有明显的关系。鼻侧视野小于颞侧,为什么?挡住了当然看不到那么宽了。 * 视敏度,视觉的敏感程度,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所说的视力, 眼对物体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如何衡量?用分辨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来衡量。 正常的眼睛能够分辨两点间最小的距离有多大?差不多中央凹一个视锥细胞的直径。测视力的时候,1.0的那个C或者E字的缺口,在5米的地方,反射光在我们眼睛正常折射以后正好在视网膜上成像,这个像大小相当于中央凹一个视锥细胞的平均直径。所以1.0的眼睛是好的。1.5的是怎么回事?自己回去看。现在用的视力表是5.0,计算方法不同,相当于1.0。 * 另外,还有双眼视觉,很简单。你挡住一个眼睛,看某一个物体,和你两个眼睛同时看某个物体,感受不同。为什么?因为两个眼睛同时看的的时候,两个眼睛的视野大部分重叠,物体落在两个眼睛的相称点上,看物体有个互补。所以双眼视觉的意义,是扩大视野,增加距离和大小判断 的准确性,产生立体视觉(视物有厚度)。 下堂课讲耳朵,请大家复习下耳朵的结构 * 好,下面是听觉器官。我让大家回去看了书,预习了耳朵的结构。那真正,耳朵能进行感应换能的细胞,它存在于哪里?内耳。存在内耳的基底膜上的柯蒂斯器官的毛细胞,是声音感受器。耳朵对声音的感受刺激就是声波。声波通过传音系统到达内耳,内耳经过淋巴液的震动,导致基底膜的震动,引起毛细胞感应换能,把这种声波的能量变成动作电位,然后传到我们的听皮层(颞叶)。 * 首先我们的耳廓,起到一个搜集音的作用,是集音装置,然后沿着耳道,先让鼓膜震动,再到中耳的听骨链,三个听小骨形成的杠杆,最后靠镫骨的底板传到内耳淋巴液和中耳接触的膜上,这个 膜将不同方向强度的声波传到内耳淋巴液,然后引起基底膜的震动,传到内耳,引起内耳的换能。 * 声音向内耳的传导途径,有气导和骨导两条途径。气传导和骨传导。声波来了以后被我们的耳朵感知,首先是集音,再是传音。怎样穿?通过空气,外耳,中耳,内耳,这么一个途径。也就是说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膜(卵圆窗膜)→耳蜗,最后进入内耳,这是一条途径,而且时主要的途径。这条途径发生损伤病变的时候呢,另一条途径也可以补偿一些,这就是骨传导,声波→颅骨骨质→耳蜗内淋巴振动。这条途径的敏感性很差 * 内耳如何进行感音?我们来看耳蜗的结构。我们把耳蜗蜗管做一个横切面,耳蜗就像一个田螺,蜗管绕着蜗轴转动2 ?圈。那这个蜗管横切面,我们看到蜗管有两个膜,一个是前庭膜一个是基底膜,由这两个膜分成3个腔。两膜三腔。这三个腔里液体的成分是什么。前庭膜分割的这两个腔,一个是蜗管,是一个盲管,和哪边都不通,里面的淋巴我们叫内淋巴。另外两个腔前庭阶和骨阶,里面装的淋巴液我们叫外淋巴。那么这个蜗管绕着蜗轴转到蜗顶,在蜗顶那里前庭阶和骨阶相接有一个相同的孔叫蜗孔。因此这两个腔的淋巴液是一致的,都是外淋巴液。我们的听觉感受器在这里,基底膜上有柯蒂斯器官,上面有很多毛细胞,毛细胞是我们真正的声音感受器。毛细胞顶端上有纤毛,那么纤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草牧场转让合同5篇.docx VIP
- (四级)保育师理论学习考试题库(浓缩300题).docx VIP
- 2025四级保育师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400题).docx VIP
- 实施指南《GB_T10068-2020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实施指南.docx VIP
- 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课件.pptx VIP
-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原始社会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共29张PPT).pptx VIP
- 铝方通吊顶施工技术交底.pptx VIP
- DB23T1501-2013 水利堤(岸)坡防护工程格宾与雷诺护垫施工技术规范.pdf VIP
- 华为极简站点解决方案opm200.pdf VIP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下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