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汗症创新
汗 证;概 述;分类:根据汗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
自汗: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
盗汗: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
战汗:外感病中,全身战栗而汗出。
脱汗:危重病人,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如珠,并伴亡阳或亡阴危证。
黄汗:汗出色黄如柏汁,染衣着色。
; 自汗、盗汗应着重与脱汗、战汗、黄汗相鉴别。
1.脱汗 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脱汗又称为绝汗。
2.战汗 主要出现于急性热病过程中,表现为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发热,口渴,烦躁不安,为邪正交争的征象。若汗出之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为正气拒邪,病趋好转。
3.黄汗 汗出色黄,染衣着色,常伴见口中粘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内郁之症。
;病因病机;1.肺气不足
素体薄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自汗
2.营卫不和
风邪外袭→营卫不和→卫不外固,营不内守--汗出
;3. 心血不足
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失血之后,→心血不足→汗液外泄:自汗盗汗
4.阴虚火旺
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阴虚火旺→蒸津外泄:盗汗自汗
;5.邪热郁蒸
情志不舒,肝郁化火;嗜食肥甘,湿热内生→邪热郁蒸→迫津外泄:汗多
6、阳气衰微
阳气衰微→阴津失固 →大汗出→脱汗
7、正邪交争
正邪交争→战汉
;综上所述,汗证的
病 位:卫表肌腠,与肺心肾密切相关。
病 机:阴阳失调,汗液外泄。
病 性:分虚实
实:热邪迫津外泄
虚:气(阳)虚不固或阴虚火旺,津液外泄。
; 辨证要点- - 辨虚实及证候特点
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多。
自汗 寤时汗出。多属气虚不固,然实证也或有之。
盗汗 寐则汗出。多属阴虚内热,然气虚、阴虚、湿热也间或有之。
脱汗属阳虚不固,阴不内守,阴极阳竭之证。大汗淋漓,如油如珠,并伴亡阳或亡阴证。
黄汗多属湿热蕴蒸之实证。汗出色黄,染衣着色。
战汗属外感病中,正邪剧烈交争的转折点。或正胜邪退,疾病向愈;或邪胜正虚,疾病加重。外感病中,突然恶寒战栗汗出。
;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温阳、滋阴、养血、调和营卫;
实证:当清泄里热,清热利湿,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
注意:汗出异常属虚者均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功能。
;2.辨寒热及证候特点
热者,或火热蒸腾,迫津外泄;或阴虚火旺,心液外泄。汗出而热,或热气蒸腾,汗臭粘腻。
寒者,阳虚气弱,津失固摄。汗出而冷,清稀不臭。
;治疗原则
虚者补之,脱者固之,
实者泄之,热者清之,
寒者热之。
;分证论治;3.心肾亏虚
症状:动则心悸汗出,或身寒汗冷。汗后心悸,胸闷气短,腰酸腿软,面白唇淡,尿频而清,夜尿多。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治法:益气温阳
4.热郁于内
症状:蒸蒸汗出,或但头汗出,或手足汗出。发热,面赤气粗,口苦口渴喜冷饮,胸腹胀闷,烦躁不安,大便干结,或见胁肋胀痛,阳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脉洪大或滑数。
治法:清泄里热
;盗汗
1.心血不足
症状:盗汗。心悸少寐,眩晕健忘,神疲气短,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弱。成人多见。
治法:补血养心。
2.阴虚火旺
症状:夜寐盗汗。久咳虚喘,五心烦热,眠差多梦,形体消瘦,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
;脱汗
症状:突然大汗淋漓,如油如珠。病情危重,神疲、肢厥、气短息微,舌卷少津或舌淡胖嫩,脉微欲绝或脉大无力。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战汗
症状:急性热病中,突然恶寒战粟,而后汗出。发热口渴,躁扰不宁,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扶正祛邪
;黄汗
邪热郁蒸(湿热并重)
症状:蒸蒸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心主血、汗乃心之液。汗为心液,肾主五液,故汗出皆由心肾虚致之。
所以在心内为血,在外就是汗。出汗的症状是反映人体阴阳失调邪正相争的象征。汗液属阴,如人体的正气不足,阳气不固,则阴液失去约束而汗液外泄。汗与心有关;又肺主皮毛,这个皮毛就是医书所讲的营卫,所以汗又与肺有关;汗走肌表,脾主肌肉,所以汗与脾有关;而心为火,肾为水,人体正常,必要心肾相交,交通上下,所以汗也与肾有关。肝肾同源头,那么汗也与肝有关。这些,只是说明一个道理:人???脏器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各司其职的。;汗是心液,流汗过多,会造成心之气阴受伤,虚火内扰,导致心悸惊惕、短气烦倦等证。耗气伤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英语(北师大版)一轮复习必修三Unit8Adventure.ppt
-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3.6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提升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doc
- 中债考前复习题2.doc
- 【专业方案】西郊假日酒店绿化养护守则.ppt
- 【世纪金榜】(通用版)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练四图(表)文转换.doc
-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练14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doc
-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中政治总复习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课件.ppt
- 中公事业单位.doc
- 【PPT教学案例1】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ppt
- 【个人】个人简历模板大全-.doc
- 【中考指导·济南专版】2017-7.1.2认识生命现象.ppt
- 【中考零距离】2017北京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典例点拨:专题五社会大课堂.doc
- 中医基础理论医案ppt.ppt
- 中医大师四十年经验总结.doc
- 【中考面对面】2016年中考地理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2课时)复习课件.ppt
- 中医妇科学方剂口诀.doc
- 【人民版】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同课异构ppt课件(第二课时).ppt
- 【中考面对面】河南省2016中考英语第二部分语法专题突破专题六连词课件人教新目标版.ppt
- 【买衣服20条最基本的常识】.docx
- 中医护理方案-肾风(IgA肾病).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