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磁珠在开关电源EMC设计中的应用-世纪电源网
磁珠在开关电源EMC设计中的应用
PCB板设计、电缆设计、屏蔽设计等问题。 1 铁氧体电磁干扰抑制元件 Bs。磁导率μ可以表示为复数,实数部分构成电感,虚数部分代表损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它的等效电路为由电感L和电阻R组成的串联电路,L和R都是频率的函数。当导线穿过这种铁氧体磁芯时,所构成的电感阻抗在形式上是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加,但是在不同频率时其机理是完全不同的。 R很小,磁芯的磁导率较高,因此电感量较大,L起主要作用,电磁干扰被反射而受到抑制;并且这时磁芯的损耗较小,整个器件是一个低损耗、高Q特性的电感,这种电感容易造成谐振因此在低频段,有时可能出现使用铁氧体磁珠后干扰增强的现象。 铁氧体抑制元件广泛应用于印制电路板、电源线和数据线上。如在印制板的电源线入口端加上铁氧体抑制元件,就可以滤除高频干扰。铁氧体磁环或磁珠专用于抑制信号线、电源线上的高频干扰和尖峰干扰,它也具有吸收静电放电脉冲干扰的能力。 2 磁珠的原理和特性 EMI控制的铁氧体配制时,应当可以把大部分磁通作为材料中的热散掉。这个现象可以由一个电感器和一个电阻器的串联组合来模拟。如图2所示 磁性材料常常用由此比值 表征出损耗角 EMI抑制元件要求较大的损耗角,这意味着大部分干扰都将被耗散而不被反射。目前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可用铁氧体材料,为设计人员将磁珠用于不同场合提供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3磁珠的应用 3.1 尖峰抑制器 -Bs 到+Bs。根据在开关电源续流二极管上的高磁导率与可饱和性的超小型电感元件—磁珠特性的一致性,开发出用来抑制开关电源开关时产生的峰值电流的尖峰抑制器。 (1) (2) (3) 剩余电感极小,电路稳定时损耗很小。 4) 与铁氧体制品的性能绝然不同。 5) 只要避免磁饱和,可作为超小型、高电感的电感元件使用。 6) 可以作为低损耗的高性能可饱和铁芯用于控制和产生振荡。 , 否则铁芯放热不能正常工作。 尖峰抑制器用途主要表现在减小电流尖峰信号;降低由于电流峰值信号引起的噪声;防止开关晶体管的损坏;减低开关晶体管的开关损耗;补偿二极管的恢复特性; 防止高频脉冲电流冲击激励。 作为超小型的线路滤波器使用等方面。 3.2在滤波器中的应用 a)不加磁珠测试结果b)加磁珠测试结果 c)L线加磁珠测试结果d) N线加磁珠测试结果 不同的铁氧体抑制元件,有不同的最佳抑制频率范围。通常磁导率越高,抑制的频率就越低。此外,铁氧体的体积越大,抑制效果越好。在体积一定时,长而细的形状比短而粗的抑制效果好,内径越小抑制效果也越好。但在有直流或交流偏流的情况下,还存在铁氧体饱和的问题,抑制元件横截面越大,越不易饱和,可承受的偏流越大。 基于以上磁珠原理和特性,应用在开关电源的滤波器中,收效明显。从测试结果便可看到应用磁珠的明显不同。由实验结果看到,由于开关电源电路、结构布局、功率的影响,有时对差模干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有时对共模干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有时对干扰起不到抑制作用反而会增加噪声干扰。 EMI吸收磁环/磁珠抑制差模干扰时,通过它的电流值正比于其体积,两者失调造成饱和,降低了元件性能;抑制共模干扰时,将电源的两根线(正负)同时穿过一个磁环,有效信号为差模信号,EMI吸收磁环/磁珠对其没有任何影响,而对于共模信号则会表现出较大的电感量。磁环的使用中还有一个较好的方法是让穿过的磁环的导线反复绕几下,以增加电感量。可以根据它对电磁干扰的抑制原理,合理使用它的抑制作用。 4 结束语 EMI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用于EMI吸收的磁环/磁珠可制成各种的形状,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在PCB板上,可加在DC/DC模块、数据线、电源线等处。它吸收所在线路上高频干扰信号,但却不会在系统中产生新的零极点,不会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它与电源滤波器配合使用,可很好的补充滤波器高频端性能的不足,改善系统中滤波特性。广大开关电源专业研究人员,应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把磁环、磁珠等铁氧体材料灵活应用到开关电源的开发中去,使其在开关电源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提高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并且减小体积、降低成本。
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 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 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 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 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子触点润滑防锈剂.PDF
- 电子科技导论第五讲.PDF
- 电子订舱协议书-中海集装箱运输厦门有限公司.PDF
- 电学元件伏安特性曲线的研究-大连海洋大学.PDF
- 电学基本知识和伏安法(A).PDF
- 电工基础实训教案.doc-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doc
- 电工电子技术辅导材料.doc
- 电工综合知识(教师组)竞赛大纲.doc.doc
- 电影行业英语小集锦.PDF
- 电子学I第09回随堂讲义(教师用本).doc.doc
- 2025年新型材料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2025年新型油墨翻新护理测试题及答案.doc
- 2025年新型毁伤测试题及答案大全.doc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课程资源均衡化开发中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语文教学空间优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融合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工业机器人在3C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自适应学习与故障处理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字化教学管理组织变革与创新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启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与再生水利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风电场设计与规划优化方案.docx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抗炎治疗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