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高切岭水利死角让水流入百姓田间.docVIP

打通高切岭水利死角让水流入百姓田间.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打通高切岭水利死角 让水流入村民田间暖民心间 高切领支渠始建于70年代末,水源来自潜南干渠。涉及铭传乡聚星社区南塘村民组、杨店村解洼、立新两村民组;紫蓬山管委会张老圩村一中、汪畈、桥头、任庄、中原、同心、老庄村民组;共计10个村民组。由于沟渠淤塞严重,无法引水过来,数十年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用水基本来自于当家塘,如遇到大旱之年群众生活用水都很困难,田间的庄稼只能眼睁睁望着绝收。 该渠道自聚星社区潜南总干渠进水闸起,距高切岭山脚约8米高处开凿的一条渠道,总长2.7千米。由于建设年代久远,靠近聚星社区和杨店村,过去在山间开凿小渠,经过多年暴雨,山体滑坡,山石风化和石层迁移,荆棘、杂树、毛竹遍及山野,过去开凿的渠道早已不见踪影;张老圩村境内渠道,经过多年暴雨冲刷,加上鼠蚁洞穴,渠埂崩塌、渠道淤塞严重,渠埂旁长满了各类杂树和藤条,过去渠道早已面目全非了。 打通高切岭断头渠除了要对渠埂两侧树木繁重除杂外,靠近铭传乡境内还要在荆棘密布山间开辟施工便道,凿开布满山间大石块,从石缝间开凿渠道安放U90槽;靠近紫蓬山境内渠道宽的地方进行回填土、窄的地方进行扩挖,施工难度非常之大,工程造价之大且又是跨乡镇项目,非一个乡镇能承担起和完成了的。因而,几十年来该渠道从未清淤和扩挖过,高切岭支渠成了百姓望水兴叹渠道。 肥西县财政局综改办,深入基层对15000多名农户开展问卷调查,从中了解到过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制定的太死板,条条框框太多,很不符合农村实际。今年,肥西县在总结过去经验基础上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转型升级,出台从百姓迫切需要为着眼点、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水利和道路建设为依托,打通乡与乡间水利和道路死角。县财政局综改办请合肥市滨湖水利建筑设计院对紫蓬山与铭传乡高切岭地区进行勘察设计,采取整体设计、分乡镇实施、分乡镇协调施工环境和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出台《紫蓬山管委会张老圩村高切岭断头渠修复工程设计方案》并报县领导批准实施,用县集中的财政奖补财力打通该水利死角。 该项目于9月中旬开工,对总长2.7公里渠道采用U90槽进行硬化,建立机耕桥、涵闸配套供水完整体系,目前高切岭段开凿的施工便道已完工,渠道清淤扩挖全面进行,预计11月中旬项目竣工。打通高切岭水利死角,就现在看,直接受益人口2600人,灌溉面积可达1800亩,后续工程可延续到紫蓬山管委会周公村和紫蓬镇新农村,具有很大的潜在效益。 王从林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