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注射用瑞替普酶治疗肺血栓栓塞症23例分析.doc

注射用瑞替普酶治疗肺血栓栓塞症23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射用瑞替普酶治疗肺血栓栓塞症23例分析

注射用瑞替普酶治疗肺血栓栓塞症23例分析    作者:田宝石 董士民 李侠 张新颜 张爱东 董运芳 作者单位: 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   【关键词】 肺血栓拴塞症;瑞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血栓溶解疗法   【摘要】 目的 观察肺血栓栓塞症(PTE)早期用瑞替普酶溶栓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23例PTE患者应用瑞替普酶行溶栓治疗,观察梗死血管的开通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23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后,梗死血管的开通率为91.3%,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7%。结论 早期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有较高的开通率,改善肺功能快,并发症少,病死率低。   瑞替普酶(reteplase,简称rPA)是第三代溶栓药物之一,是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alteplase,rtPA)的变异体,一项研究表明其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1]。但使用瑞替普酶治疗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国内报道少,我院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静脉应用瑞替普酶共治疗肺血栓栓塞症患者23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内应用瑞替普酶治疗23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其中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51.08±11.24)岁,其中60岁7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 (1)有反复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病史、骨折、创伤、手术和长期卧床等危险因素,并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休克、晕厥的病例;(2)血气分析示严重的低氧血症;(3)超声心动图示右侧心房和心室扩大;肺动脉扩张或发现肺动脉近端血栓;(4)血浆Ddimer显著升高;(5)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发现肺动脉血栓;(6)年龄≤75岁,或体质较好无溶栓禁忌证者,可适当放宽年龄界限,性别不限;(7)发病时间在14 d以内;(8)无溶栓禁忌证,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字。   1.3 病例排除标准 (1)2周内有活动出血、手术史、活体组织检查史、有外伤史或不能实施压迫止血的血管穿刺史等;(2)高血压经治疗后血压仍160/100 mm Hg;(3)怀疑主动脉有夹层;(4)有脑出血史,或半年内有缺血性脑卒中史;(5)心源性休克;(6)出血性疾病或严重肝肾功能障碍;(7)出血性视网膜病变;(8)5 d前至12个月内有链激酶溶栓史;(9)妊娠、近期有流产史或分娩史。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支持疗法 绝对卧床,保持大便通畅。采用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纠正低氧血症。出现的右心功能不全和血压下降可使用多巴胺(具体剂量和用法依血压的下降程度和机体对药物的敏感度)。   2.2 溶栓 诊断确立后尽快溶栓。选用静脉注射用瑞替普酶(派通欣,由爱得药业北京有限公司生产)10×106 U静脉注射,注射时间在2~5 min之内,并依据患者年龄、体重、病情等临床具体情况30 min后用10×106或5×106 U重复1次。溶栓同时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每12 h 1次;连续使用5 d,并重叠使用华法林,初始剂量为3.0~5.0 mg,根据INR(应达2.0~3.0)和PT(延长至正常值的1.5~2.5倍)调节剂量,一般疗程为6个月左右,个别情况需延长疗程。   2.3 血管再通临床判断指标 (1)呼吸困难、胸闷、休克、胸痛缓解;(2)溶栓后血气分析指标显著好转至正常;(3)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和心室、肺动脉扩张明显回缩或发现肺动脉近端的血栓消失;(4)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发现肺动脉内的血栓消失。以上指标符合2项或2项以上者判断为血管再通,但仅有(1)和(2)项者除外。   2.4 观察及检测项目 (1)记录呼吸困难、胸闷、休克、胸痛缓解的情况和时间;(2)观察颅内、皮肤、粘膜、咳痰、呕吐物及尿内有无出血征象,注意其他不良反应;(3)观察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程度及时间;(4)及时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腔及肺动脉的变化;(5)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明确疗效;(6)记录随访14 d内的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出血性合并症;患者的转归,死亡者注明死亡原因。   3 结果   3.1 血管再通率 从呼吸困难、胸闷、休克、胸痛到开始溶栓的时间为0.5~10 d,平均时间为(4.5±3.7)d,23例患者有21例判断为临床再通,再通率为91.3%。   3.2 死亡及溶栓时的并发症 溶栓治疗后住院及随访期间,有1例发生再次肺栓塞,至14 d随访结束时,无1例死亡。牙龈出血3例(13.0%),上消化道出血1例,未发现脑出血。   4 讨论   近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