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 汉字形体的演进 汉字字体的演变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 (一)古文字阶段:商代——秦代,分为四类: 1、商代文字——代表:甲骨文 2、西周春秋文字——代表:金文 3、战国文字: A、西方周秦文字 B、东方六国文字 4、秦代文字——小篆 (二)今文字阶段(隶楷阶段):汉代——现在 1、隶书 2、草书 3、楷书 4、行书 其中,秦代既使用属于古文字的篆文,也是用隶书,实际上是兼跨两个阶段的。 一、殷商文字的代表—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成体系的汉字中最早的一种,是殷商时期文字的代表,以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又称契文、殷墟文字、卜辞、 殷墟卜辞。据统计,甲骨文单字数约四千五百个,已经释读的 一千五百左右。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经过长期发展的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以象形字、会意字为主,形声字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假借现象十分普遍。 著录甲骨文的主要著作:《甲骨文合集》 甲骨文的特点 1)表意性强: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写实性。 2)形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化。同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异体字很多. A结构成分多少不确定。如“车”字, “渔”字,。 B 构成成分不确定。如牢、逐 C 方向和部位不确定,一个字可以正写、反写、倒写、侧写,比较自由。如降、得 3)用笔质朴刚劲。 因为龟甲兽骨质地坚硬,刻写不易,所以用笔已经线条化,多用直笔和折笔。 看下面的比较: 4)存在合文。把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字合写在一起,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词素。如: 5)行款无定式。字形有大有小。形体繁,字形占面积就大,形体简,字形占面积就小。行列也不严格,虽然以直行为原则,但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都有。 6)笔画多为细瘦的直笔。 甲骨文的特色 甲骨文是用刀刻在堅硬的龜甲(大多為腹甲)、獸骨(大多為牛骨)上。 因為是用刀在硬物上刻寫不像毛筆書寫那樣自如,它的線條大都是直線,曲線較少。 學習評量 甲骨文是哪個時期的代表文字? 甲骨文大多用刀刻在什麼硬物上? 甲骨文的特色有哪些?(列舉兩個) 知道西周時期書法的代表文字嗎? 金文 知道什麼是金文嗎? 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或鐘鼎文稱為金文。青銅器包括了彝器(祭祀用的,如酒器、盛器、烹飪器、水器等)、樂器、兵器、度量衡器、錢幣、鏡、印等。 金文-毛公鼎 金文-牆盤 金文-陳曼簋 金文只存在於西周時期嗎? 不是 金文分為殷商金文和西周金文 西周春秋文字的代表—金文 “金文”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代表字体,指铸刻在各种青铜器物上的古汉字。旧时金文多见于钟鼎之物,所以又叫钟鼎文。因大多数青铜器用于祭祀,为宗庙常器,旧称彝器,所以又叫彝器文字。两周金文单字约3500个,可识者约十之六七。 著录金文的主要著作:《殷周金文集成》 殷商金文特色 殷商時期的青銅器物上所刻的銘文字數較少,大約20字到50字之間。 字體和甲骨文相近但筆畫肥厚、轉折渾圓、行間錯落、字體大小隨意、章法自由、表現出自然樸實的風貌。 殷商金文 散氏盤 西周金文特色 西周金文的筆畫都是圓筆,字形是修長的。書寫複雜,可見得有很高的書寫技巧。 金文「人」字-正立 金文「人」字-側立 金文「人」字-跪姿 金文的主要特点 从字体风格来看,金文演变的主要趋势是线条化、平直化 异体字相对减少,偏旁逐渐趋于稳定。如甲骨文的“逆”字,有从彳,从止、从辵三种偏旁,而西周金文已经基本定为从辵 合文大为减少。 行款渐趋固定。基本定为从右到左直行书写。 (三)战国文字 A、西方周秦文字 即《说文》中所说的籀文。 大篆 主要是由春秋到战国初期的秦国文字。因为汉人所见到的《史籀篇》是用大篆写的,所以大篆又叫“籀文”。其风格大抵是讲究匀称规矩,笔法端正凝重,进一步趋向线条化, 籀文的笔势更为圆转,笔画粗细均匀。 更主要的是字形结构的整齐繁复 B、东方六国文字 东方六国文字 即《说文》中所说的古文。 专指战国时期东土地区国家的汉字。 战国时期是文字的大发展、大变革时期。 应用范围急剧扩大、书写形式多样,刻写材料丰富。 文字材料类型: 简牍、帛书 货币、玺印 1、六国文字形体特点 战国时代东方各国通行的文字,跟西周晚期和春秋时代的传统的正体相比,几乎已经面目全非。 A、六国文字形体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俗体的流行。俗体中最常见的是简体,例如: 简体流行是文字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的反映。六国文字的笔道通常比春秋以前的文字平直,这也是一种简化。 B、另一方面,在六国文字里也出现了一些加点画或偏旁的繁化现象,例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