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绞股蓝栽培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绞股蓝栽培技术

绞股蓝栽培技术   绞股蓝,又叫七叶胆、七叶参,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全草、根入药,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及防癌抗癌之功效。据测定,绞股蓝总皂甙的单体皂甙多达80多种,其中6种是人参皂甙,其余70多种具有人参皂甙的基本结构,总皂甙是高丽参的3倍,可作为人参的代用品。研究发现,绞股蓝的功能与人参相似,但又优于人参,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对人体有着特殊的调节功能,对胃癌、肝癌、直肠癌、子宫癌等20多种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可用于防治肝炎、肾盂肾炎、肠胃炎、慢性气管炎,同时还具有显著的消炎、镇静、降血脂、平喘、催眠、抗紧张、抗衰老和抗疲劳等作用,因而成为国家科委星火计划中待开发的5种名贵中药材之首药,被誉为“南方人参”“当代仙草”。随着绞股蓝各种实用价值的不断发现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绞股蓝原料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单靠挖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必须进行人工栽培。   1 植物形态   攀援草本。茎细长,节上有毛或无毛,卷须分裂为2裂或不分裂。叶鸟足状,常有5~7小叶组成,其中中央的小叶片明显比两侧小叶大;小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至卵形,边缘有锯齿,背面或沿两面叶脉有短刚毛或近无毛,有小叶柄;中间小叶长3~9 cm,宽1.5~3.0 cm。圆锥花序,雌雄异株;花小,浅白色,直径约3 mm;花萼裂片三角形,长约0.5 mm;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花冠裂片披针形,长约2 mm。果实球形,直径5~9 mm,成熟时黑色,内有种子2~3粒,种子阔卵形,表面有小突起。   2 生物学特性   绞股蓝主要分布于山谷、沟旁和阴湿的山坡林间,喜阴湿、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或中性腐殖质土壤。在10~34℃的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但以16~28℃为适生温度。其为半阴生植物,喜短日照和有一定荫蔽度的环境,光照度为40%~60%最适合其生长。空气相对湿度60%~80%适合绞股蓝的生长,但以80%为最佳。土壤的含水量不宜过高,以表土常湿润、不积水为好。   绞股蓝的根系浅,主根与须根无明显区别,伸展范围窄,根吸收水、肥能力差。由于平铺地面生长藤蔓的节间可长出不定根,不定根入土形成浅根系,从而扩大了吸收水、肥的面积。   3 栽培技术   3.1 选地与整地:栽种时宜选阴沟边、岩壁下、篱笆下、栅栏边空地以及林边坡地、阔叶林、防风林、次生林地或房前屋后阴湿地作种植地。在果园和瓜果棚下套种也可,但以排灌方便、肥沃疏松、湿润、富含腐殖质近中性的土壤为佳。冬前进行深翻细整。在林地里,若上层冠幅过于茂密,宜伐去少量树叉及乔木层,保留灌木层。高产栽培要求作畦。畦上施以林中腐殖土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将土肥混匀。畦土要耙细,畦面要平整,畦面宽1 m 左右,长短不限,畦向以东西向最好。   3.2 繁殖方法:分有性(种子)繁殖和无性(根、茎蔓)繁殖两种。   3.2.1 有性繁殖   3.2.1.1 种子的采收和保藏:秋季待浆果成熟,颜色变紫色时便可采收。把花序采回放在阴凉通风处,让其后熟,1周后再采下果实,放在竹席上晾晒风干后,用沙床贮藏过冬(沙藏种子发芽率高达80%以上)。   3.2.1.2 播种期及种子处理:当表土地温恒定在12℃以上(清明前后)即可播种。播前1周,先搓去果皮,用35~40℃的温水浸泡2~3 h,捞出晾干种皮上的水分 ,再与5~10倍量的细沙和细土混匀即可播种。播种的苗床,床土最好是用7份河沙加3份草木灰混合。   3.2.1.3 播种方法:播种方法要因地制宜,灵活采用。   条播:适用于高畦作垄开横沟播种,按沟距30~40 cm 开深3~5 cm的沟,沟宽5~10 cm,以便搭架牵藤,种距约1~2 cm。   直播:按沟距约18~20 cm开一条沟进行直播,方法同条播。   穴播:穴距16~20 cm,每穴播5~7粒种子,播后沟面盖3~6 cm厚的细土或草皮泥灰,播后每天淋水一次,保持苗床湿润。待苗高约10 cm即可移植。播种量一般7.5~15 kg/hm2。   3.2.2 无性繁殖:因绞股蓝营养生长十分旺盛,其根和藤蔓分枝很多,可供扦插。   3.2.2.1 带根扦插:在清明前后至立秋扦插均可,但对于留种地,扦插太晚当年不能开花结实,故以早插为好。方法是用带老根的藤蔓或带芽、带根的肉质地下茎作母株,每3节剪成一段作插穗,若当天不能栽植而需隔日扦插,须置阴凉潮湿处存放。在畦上扦插,以每畦种2行,株距12~15 cm为宜,扦插时根要舒展、芽向上,地下埋2节,地上留1节芽。覆土要压实,细土盖沟,保持湿润。   3.2.2.2 茎蔓扦插:剪取多年生不带根的茎蔓作插穗。方法是将健壮无病虫害的藤蔓7~10 cm剪成一段(每段留芽3个以上),扦插时用木棍在畦上钻眼,栽后封土压实,并浇水淋透。若有太阳直晒,可插树枝遮荫至生根长叶。插苗培育约40 d 即可移植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