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了解四川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及宿主动物动态,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全省2007-2009年疫情资料;在监测点采用夹夜法捕鼠,将鼠肺冷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结果 2007-2009年全省累计发病284例,死亡2例,主要发病地区为凉山州、南充市、广安市和达州市;在凉山州盐源县、达州市开江县和南充市3个监测点共捕获鼠10种2 046只,总鼠密度10.29%,居民区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四川短尾鼩和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鼠间汉坦病毒带病毒率为2.22%。结论 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仍是四川省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盐源县为家鼠型出血热疫区,四川省的其他发病地区为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监测结果提示四川省今后2-3年本病可能仍将在低发状态波动,今后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是由汉坦病毒(HV)引起并经鼠类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根据我国出血热的传染源种类不同,本病可分为姬鼠型和家鼠型两种主要类型,其中黑线姬鼠为姬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我国存在姬鼠型、家鼠型和家鼠姬鼠混合型3种疫区。本病在四川省分布范围较广,病死率较高,为了了解四川省近几年的HFRS疫情及宿主动物动态,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四川省2007-2009年的HFRS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网络直报系统,鼠密度、构成比等监测资料来源于凉山州盐源县、达州市开江县和南充市三个监测点。 1.2 鼠密度监测 在各监测点采用夹夜法捕鼠,以花生米为诱饵,居民区每房间布放1~2夹,野外按不同生境进行棋盘式(间距5m)布夹捕鼠,晚放晨收,计算鼠密度并进行鼠种分类。 1.3 鼠带病毒率监测 鼠分类鉴定后,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取鼠肺,放入编号的四川省疾控中心急传所自己制作的塑料袋中,液氮罐保存送本中心检测。将鼠肺冷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抗原[1]。 1.4 统计分析 用Excel 2003、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20世纪80年代为四川省HFRS的高发年代,发病率达4/10万,近10年一直处于低发状态,2007-2009年累计发病284例,死亡2例。2007-2009年发病率分别为0.142 0/10万、0.125 5/10万和0.083 1/10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各月均有发病,但有一定的季节性,呈双峰型,大高峰在9~12月(占45.07%),小高峰在6~8月(占22.54%)。除了甘孜州以外全省20个市州均有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历年发病较高的凉山州(占44%)、达州市(占13%)、南充市(占11%)、广安市(占9%)。发病年龄最小6月,最大77岁,以青壮年发病为主,21~50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58.8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26:1;职业分布以农民(包括民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7.25%,其次为学生,占14.08%。 2.2 鼠情监测 2.2.1 鼠密度监测 2007-2009年在凉山州盐源县、达州市开江县和南充市三个监测点的居民区和野外开展监测工作,共捕鼠10种2 046只,总鼠密度为10.29%,其中居民区共布放7 160夹,捕鼠601只,平均鼠密度为8.39%;野外共布放12 714夹,捕鼠1 445只,平均鼠密度为11.37%,野外鼠密度高于居民区(χ2=43.80,P<0.01)(表1)。 表1 2007-2009年四川省HFRS监测点鼠密度 监测点 居民区 野外 布夹数 捕鼠数 鼠密度/% 布夹数 捕鼠数 鼠密度/% 盐源县 6736 592 8.79 4672 446 9.55 开江县 - - - 3416 317 9.28 南充市 424 9 2.12 4626 682 14.74 合计 7160 601 8.39 12714 1445 11.37 注:开江县未开展居民区鼠密度监测。 2.2.2 鼠种构成 居民区以褐家鼠(42.93%)和小家鼠(34.61%)为优势鼠种,其次为高山姬鼠(13.98%);野外以四川短尾鼩(58.41%)和高山姬鼠(21.87%)为优势鼠种,其次为黑线姬鼠(9.20%);其他鼠种占比例较小(表2)。 2.2.3 鼠带病毒情况 对采自3个监测点的1 531份鼠肺标本进行了HV抗原检测,阳性34份, HV抗原阳性率为2.22%(34/1531),其中居民区为3.00%(16/533),野外为1.80%(18/998),居民区和野外鼠带病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3)。 2.2.4 带病毒鼠指数 带病毒鼠指数=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