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变甘蔗中毒.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霉变甘蔗中毒

霉变甘蔗中毒 霉变甘蔗中毒: 霉变甘蔗(节菱孢霉菌)中毒是指食用了霉变的甘蔗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常发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初春季节,多因过冬保存不当而发霉。霉变甘蔗质软,瓤部比正常甘蔗色深,呈浅棕红色,闻之有轻度霉变味,食之有霉酸酒糟味。 中毒机制 从霉变甘蔗中可分离出真菌,称为甘蔗节菱孢霉菌。其毒素为 3-硝基丙酸,是一种神经毒素,主要损害中枢 神经系统。 中毒表现 潜伏期短,10min~17h,大多食后2—8h发病。中毒症状最初为一时性消化道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腹疼、腹泻,继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疼、头晕、视物模糊、幻视或复视、下肢无力、不能站立。重者呕吐剧烈、大便呈黑色、血尿、发热、神智恍惚,出现阵发性抽搐,抽搐时头向后仰、四肢强直、两臂后曲、两手均呈鸡爪状,两眼球向上偏向一侧凝视,瞳孔散大,牙关紧闭,出汗、流口水、意识丧失,继而进入昏迷。病人可死于呼吸衰竭,幸存者则留下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极似大脑炎后遗症,导致终生残疾。 中毒救治 急救治疗应对早期中毒病人迅速洗胃或灌肠以排除毒物,并采用对症处理,如保护肝脏和肾脏,纠正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酸中毒。给适量镇静剂止痛。疑有脑水肿者,使用脱水剂和激素。重症病人应给促进脑组织代谢药物。昏迷病人给予苏醒剂。 中毒预防 (1)甘蔗必须成熟后收割,因不成熟的甘蔗容易霉变。 (2)甘蔗应随割随卖,不要存放。 (3)甘蔗在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霉变,存放时间不要过长,并定期对甘蔗进行感官检验。 中毒预防 (1)宣传变质廿蔗中毒的有关知识,使广大消赞者提高警惕,以减少或杜绝中青发中毒。 (2)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廿蔗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应会辨认变质甘蔗。 有毒甘蔗的辨别 有毒甘蔗的辨别 外观形态 : 优质甘蔗茎杆粗硬光滑,端正挺直,富有光泽,表面呈紫色挂有白霜,无虫蛀孔洞,而劣质或霉变甘蔗常常表皮色泽不鲜,失去光泽,外观不佳,节与节之间或小节上可见虫蛀痕迹。 有毒甘蔗的辨别 果肉组织 : 优质甘蔗剥开后可见果肉洁白,质地紧密,纤维细小,富含汁液,劣质甘蔗则纤维粗硬,汁液少,质软,疏松,切开后,剖面呈灰黑色,棕黄色或浅黄色,纤维中可见杂有粗细不一的红褐色条纹或青黑色斑点。 有毒甘蔗的辨别 气味和味道 : 优质甘蔗汁多味甜水大渣少,清甜爽口,霉变甘蔗往往闻之有酸霉味,辣味或酒糟味。 甘蔗的食用提醒 一根甘蔗上有几处发现了霉点,而其它部位看起来还不错并没有发霉迹象,用刀削一削也是不可以的食用的,因为由于甘蔗含水量很高,霉菌毒素会在其中自由渗透而转移到它处。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