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鉧潭西小丘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山西永济人。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柳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  永州地区地处湖南和广东\广西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亲、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母亲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 游记:在山水中,寄托个人的生活遭遇与抑郁之情,使山水人格化感情化 观察细微敏锐,能以清丽精炼的笔锋,刻画山水的真实面貌。 《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记》)各篇独立又连续,为宗元山水游记代表作。宗元自谓取法《山海经》与《水经注》,后人誉为游记之祖。 练一练 第一段 寻到西山以后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二百步,又探得了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流急水深处筑有垒土阻水,开缺张网的鱼梁。梁上有个小土丘,丘上生长着竹子树木。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破土而起,竞相形成奇奇怪怪形状的丘石(定后),几乎数都数不清;有的倾侧堆垒而趋下,就像牛马在溪边饮水(状后);有的又猛然前突,如兽角斜列的样子,就像熊罴在山上攀登。 第二段 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似乎可以装进袖子里去一般。我向小丘的主人打听情况,他回答说:“这是唐姓某家废弃的土地,标价出售却卖不出去。”我又问地价多少,答道:“仅仅四百两银子。”我同情小丘的不遇而买下了它。当时,李深源、元克己与我同游,都十分高兴,以为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二段 就一次次地取来了一应用具,铲除败草,砍掉杂树,燃起猛火焚烧去一切荒秽。(顿时),佳好的树木似乎挺立起来,秀美的竹林也因而浮露,奇峭的山石更分外显突。由竹木山石间望出去,只见远山高峙,云气飘浮,溪水流淙,鸟兽在自由自在地游玩;万物全都和乐怡畅地运技献能,而呈现在这小丘之下。枕石席地躺在丘上,山水清凉明爽的景状来与双目相亲,瀯瀯的流水之声又传入耳际,悠远空阔的天空与精神相通。深沉至静的大道与心灵相合。我不满十天中却得到了二处奇妙的地方,即使古时爱好山水的人,也未必能有此幸运啊! 第三段 唉,凭借这小丘的美景,如果放到长安附近沣、镐、鄂、杜等地,那么爱好游乐的贵族人士竞相争购的,将每天增价一千两,也愈来愈不能购得。现在弃置在这永州,农人渔夫相经过而看不起它,求价仅四百两,却多年卖不出去,而我与深源、克己偏偏喜爱并获得了它。这难道是果真有所谓遭际遇合吗?我将得丘经过书写在石上,用来庆贺与小丘的遇合。 (1)文章不止一处强调了小丘的便宜与廉价。先在文中勾画出这些句子,理解其意思,然后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1)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2)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3)皆大喜,出自意外。(4)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这些句子明写小丘遭遇,实际上暗写作者自身。同样是被遗弃,作者无辜被贬到永州,怀才不遇,跟小丘的命运何其相似。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如何用小丘的遭遇以自比的? 小丘的景色奇美却埋没于荒野秽草中, 无人赏识, 只因地处偏僻, 廉价出售也无人问津。 作者身怀高才美德, 而被“弃是州”, 最终也是无人问津。 与作者命运不同的是:小丘被作者“怜而售之”, 通过整治, 于是“嘉木立, 美竹露, 奇石显”。这难道不是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殷切希冀? 小丘:石奇 地偏 价贱 人陋 赏识(无人赏识到有人赏识) 自己:特立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