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种杀菌剂在不同生态区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pdf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6,38(5):644—648
Chinese ofOil
Journal Sciences
Crop
三种杀菌剂在不同生态区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4
晏立英1,宋亚辉那,倪皖莉¨,蒋相国¨,雷 永1,康彦平1,2r-丽-Z-1,淮东欣1,任小平1,姜慧芳1,廖伯寿1
(1.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35;
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4.湖北省襄阳市农科院,湖北襄阳,441057)
摘要:2015年在河北石家庄鹿泉市3502农场、湖北省襄阳市农科院合肥试验基地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合肥
试验基地同时开展了3种新型杀菌剂(70%代森联、55%多菌灵·氟硅唑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与传统杀菌剂
50%多菌灵的田间对比试验,以评价它们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年份3个试验点花生叶斑病均
发生严重;在3个试验点杀菌剂处理小区花生叶斑病的扩展速度均慢于对照小区,病情发展曲线下面积小于该试
验点的对照小区。与常规药剂多菌灵相比,喷施55%多菌灵·氟硅唑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在石家庄试验点
防治效果分别提高21%和1%,荚果和籽仁产量分别提高13%、9%和15%、10%;在襄阳试验点,3种新杀菌剂比
多菌灵的防效提高10%~34%,比多菌灵处理的荚果和籽仁产量增加9%一17%和9%一18%;在合肥试验点,3种
新杀菌剂比多菌灵防效提高6%~10%,但荚果和籽仁产量不及多菌灵处理。
关键词:花生;叶斑病;杀菌剂;田间防治;产量
中图分类号:$435.6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84(2016)05—0644—05
Controleffectofthree to leaf diseasesindifferentarea
fungicidespeanutspot
YAN Ya—hui2
Li—yin91,SONG5,NIWan—li3§,JIANG 5,LEIYon91,KANG
Xiang—gu04 Yan—pin91,
WAN Bo—shoul+
Li—yunl,HUAIDong—xinl,RENXiao—pin91,JIANGHui—fan91,LIAO
ResearchInstitutetheChinese
(1.OilCrops of 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KeyLaboratoryof
andGenetic Oil
Biology Improvementof Crops,Ministryof 430062,China;
Agriculture,Wuhan
andOil
2.InstituteFood and
of ofAgriculture
Crops,m钯Academy ForestrySciences,Shoiazhuang050035,China;
3.Institute 23003
Research,Anhu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