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板内变形-华北期新生代(PPT).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板内变形-华北期新生代(PPT)

华北期 中始新世-渐新世 52-23.5 M a 华北期 形成3条东西向山脉(南北 拉张)与4个汇水盆地 太平洋湿热气候 川东、云南、大庆褶皱 喜马拉雅期 23.3 - 0.73 Ma N 1 - Q1 喜马拉雅期 测年数据 藏南 U/Pb 23.5Ma Tapponnier,1990 U/Pb,Ar/Ar 20 Ma Hodges,1992 Ar/Ar 17 Ma Copeland,Harrison,1990 Ar/Ar 19 Ma Richner,1991 Ar/Ar,AFT 18.5Ma Copeland,1987 AFT 16.8Ma Corrigan,Crowiey,1992 喜马拉雅期 测年数据 巴基斯坦 ZFT,AFT 20.3Ma Zeitler, 1985 Ar/Ar, ZFT 24 Ma Terioar, 1991 ZFT 18 Ma Cerveny, 1988 沉积学 18.8Ma Downing,1993 松潘,甘孜 AFT (9) 8Ma 李书兵,1999 视密度图与地貌、构造单元 重力资料延拓、反演 山脉 低密度区 青藏高原 低密度区 东南花岗岩 低密度区 盆地 高密度区 地貌、构造单元与10km内岩石密度 The lithosphere thickness ( in recent) depending on the data of low resistance layer of upper mantle (Peng and Gao, 1999; Li, 1996). Sino-Korean plate is only mainly –70 km, Yangtze plate is more huge, about 80 – 110 km 喜马拉雅期 青藏高原隆升,东部夷平,形成 大台阶状地形 长江、黄河全线贯通 日本海、台湾海峡、南海张裂- 大陆边缘拉张盆地形成 太平洋季风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 印度洋季风只影响西南边部 E - N 23-2.5Ma 夷平面变化 上升速度 青藏高原、天山 0.1 mm/a 大巴山、太行山、大兴安岭 0.05mm/a 祁连山、山东低山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