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牛奶掺杂检验方法(DOC 21页).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牛奶掺杂检验方法(DOC 21页)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 牛奶掺杂检验方法 鲜奶掺杂系统分析 掺杂物质的分类 按掺杂物质的理化性质可以分为: 电解质物质 ⑴ 向牛奶中添加电解质物质,可以提高牛奶的比重,以便掺水。以食盐为代表的中性盐类如:食盐、土盐、芒硝、硫酸铅、化肥(硫酸氨、碳酸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 ⑵ 向牛乳中添加各种碱类物质如:NaHCO3、Na2CO3、石灰水等。 ⑶ 增加奶质混浊度物质如:洗衣粉等。 非电解质类物质 加入这类物质的目的也是增加比重,便于掺水,此类物质包括:尿素、蔗糖、牛尿等。 胶体类物质 这类物质能增加牛奶的黏度,检质时没有稀薄感,同时又可掩盖各种能增加比重的各类掺杂物质。 防腐类物质 这类物质能不同程度地起到杀菌和抑菌作用,但加入量往往很少,不易引起牛奶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常用的防腐剂类物质如下: ⑴ 防腐剂类物质:甲醛、苯甲酸、水扬酸、硼酸及其盐类双氧水、亚硝酸钠等。 ⑵ 抗菌素类物质: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氨卡霉素等。 ⑶ 农药:敌敌畏等。 可掺杂物质的系统检验 系统检验方法的应用 1)、对电解质类: 食盐、芒硝、硫酸铅、和某些化肥,NaHCO3、Na2CO3、石灰水、洗衣粉等物质的检验。应以检验电导率为主,结合滴定酸度,牛奶比重和脂肪含量三项指标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2)、对非电解质物质: 如尿素、牛尿、蔗糖等物质掺杂检验,以测定乳样的冰点为主。结合观察滴定酸度、比重和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综合判定,如确有掺杂,再进行单一定性检验。 3)、掺胶体类物质的检验 如米汤、豆浆、豆饼水、稀薄的动物胶及水的掺杂等,此类物质检出应以乳样的乳清比重测定为主,再结合冰点,滴定酸度、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如怀疑有胶体物质,再进行掺杂物质的定性检验。 4)、对加有防腐剂,抗菌素及农药的牛乳,先队牛乳进行活性试验,如果活性试验不合格,牛乳应进行防腐剂,抗菌素和农药的定性试验。 5)、向牛奶中掺有白陶土、白鞋粉等物质,由于这类物质是不溶解的,所以可以采用静置或离心沉淀的方法观察试管底部和壁上的沉淀物,而后再检查掺了哪种物质。 现将系统检验方法图示如下: 牛奶样品 检验酸度、比重和脂肪含量 电导值 冰点异常 乳清比重异常 活性试验异常 静止或 异常 离心沉淀 电解质类 非电解质 胶体物质 防腐剂、抗菌素 检出 物质检验 定性检验 定性检验 农药检验 杂质 牛奶系统检验指标综合判定 牛奶掺杂是十分复杂的,有时会有多重掺假,再加上各种检验方法本身的局限性,采用检测指标的综合判定是非常必要的。 ⑴ 电解质类物质的检出,应以电导值检测为主,结合牛乳的比重、滴定酸度和脂肪含量测定结果判定,其原因是: 当电导值异常时,基本可以肯定是异常乳,但当被检乳样品来源于乳房炎或结核病理异常乳时,要综合脂肪含量测定结果判定。当脂肪含量正常时,说明掺假可能性小。 当牛奶电导值正常时,有可能是掺的电解质类物质,并掺入相对量少的水造成的,这时比重低,脂肪含量和滴定酸度也可能低,只有综合判定才能正确运用电导值测定,不使遗漏。 ⑵ 通过电导值测定之后,再进行冰点测定,用以检出非电解质类晶体物质,其测定结果异常,基本可以肯定是异常乳,但对掺假乳,病牛乳和酸败乳的区别,还需参考比重、滴定酸度和脂肪含量测定。 ① 如果冰点异常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