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毒理学1.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毒理学1课案

毒性可以控制 选用正品药材、控制毒性 依法炮制、控制毒性 对证用药、控制毒性 合理配伍、控制毒性 掌握煎服方法、控制毒性 * * 中 药 毒 理 学 研 究 研究内容 急性毒性试验 一般毒性试验 长期毒性试验 局部毒性试验 致畸试验 特殊毒性试验 致癌试验 致突变试验 药物依赖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概念 急性毒性试验:中药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给予试验动物,观察在短时间内对动物所引起的快速而剧烈的中毒效应的试验方法。 1.了解中药急性毒性的强弱 2.为长期毒性试验及特殊毒性试验选择 剂量提供依据 3.获取毒性反应信息 意义 一、试验管理 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二、试验设计 符合” 随机、对照、重复”的原则。 三、试验药品 采用制备工艺稳定、符合临床试用质量标准规定的 中试样品。 实验设计 长期毒性试验 概念 长期毒性试验:试验动物连续多日接触较大剂量的药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 ①发现药物蓄积、毒性作用。 ②推测靶器官或靶组织。 ③预测安全范围。 ④为临床试验中的解毒或解救措施提供参考信息。 目的 局部毒性试验 局部给药:经眼、耳、鼻、口腔、呼吸道、关节腔、皮肤、直肠、阴道、静脉、动脉、肌肉、皮下、静脉旁和鞘内等途径给药。 局部给药的毒性:指上述非口服给药制剂用药后对用药局部产生的毒性和对全身产生的毒性。 特殊毒性试验 致突变试验 致畸试验 致癌试验 依赖性试验 致突变试验 基本概念 突变:指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急剧的遗传学变化,导致可遗传的表型变异(不可逆)。 分类 基因突变:称为点突变,是组成一个染色体的一个或几个基因发生变化。 染色体畸变:某一个或几个染色体的结构或染色体的数目发生变化。 目的:证实受试,药物有无三致,为临床该药的受试人群提供参考,降低临床风险。 毒作用机制研究 1、中药毒性物质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2、中药毒性物质的毒作用机理 终毒物 毒性物质的毒作用主要机制 机体内生物大分子氧化损伤 毒性物质与细胞大分子的共价结合 * “有毒中药”的传统毒性中药和现代毒性中药之分 (1)传统有毒中药主要指:川乌、草乌、附子、马钱子、天南星、苍耳子、黄药子、半夏、砒霜、雄黄、硫磺、朱砂等本草学著中记载的毒性中药; (2)现代有毒中药主要是指:根据现代临床监测到有严重不良反应的中药材、中药复方和中成药制剂,如马兜铃类药材及其制剂(肾毒性)、鱼腥草注射液(过敏反应)、大黄蒽苷类(致癌)、小檗碱(心脏毒性)、何首乌二苯乙烯苷(肝毒性)等。 * 有毒中药传统临床认识与应用 有毒中药的药性峻猛强烈,功专效捷,力挽沉病,攻克顽疾,运用得当,每获奇效 ----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有毒的药,越是有效的药,越是好药,故有毒中药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 我国使用毒性中药治疗疾病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记载。 ----张仲景对有毒中药的应用贡献很大。如《伤寒论》载方112首,用药89味,其中约有l/3是有毒中药。 ----唐代王冰:“辟邪安正,唯毒乃能,以其能然,故谓之毒药。” * 二、目前中药毒性问题的特点 有毒性反应的中药或制剂品种越来越多 传统的毒性中药仍继续为害 传统非毒性中药出现的毒性作用呈上升趋势 现代中药制剂的毒性问题表现突出 * 四、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 我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不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必须兼备3个件:一是“合格药品”;二是“正常用法用量”;三是“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3个条件缺一不可。判断否属于药品不良反应,必须用上述规定去衡量。如果上述品不良反应是中药引起的,就是中药不良反应。 *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按照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ADR指正常剂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