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遮蔽的另面景观_学衡_派翻译研究.pdf
20 11年 第6期 No. 6 20 11
译史纵横
被遮蔽的另面景观: “学衡”派翻译研究
王雪明 南开大学
摘 要 从后现代主义史学理念对现代主义史学 宏大叙事 的批判入手 本文首先考察了当前各种有关中国现代翻译文学
: “ ” ,
史的书写 揭示出 学衡 派的翻译活动是一个长期被忽略与边缘化的部分 并进而勾勒出 学衡 派译介活动的基本轨迹
, “ ” 。 “ ”
和特点 呈现出 五四 翻译高潮的另面景观 并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 学衡 派翻译研究带给翻译文学史书写和当下翻译
, “ ” 。 , “ ”
活动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史学 学衡 派 翻译
: ; “ ” ;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3X (20 11) 06-0027-05
一、 “学衡”派翻译活动的两次遮蔽 吴芳吉、景昌极、李思纯等。“学衡”派就是这样
一批作者的总称。
“学衡”派因 《学衡》杂志而得名,该杂志由 上世纪90 年代以前,在 “左”的思潮的影响
梅光迪发起、吴宓主编,于1922 年1 月创刊于南 下,“学衡”派一直被视为封建复古的守旧势力而
京的东南大学。其办刊宗旨为 “论究学术,阐述 受到严厉批判。在 “顽固守旧”的贬斥下,“学衡”
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 派译介西学的努力也就随之被无形地遮蔽了。即
评之职事,无偏无党,无激无随。”一方面以鲜明 使个别研究者注意到 “学衡”派的西学渊源,也
的态度反对 “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崇儒家思想、 认为这不过是他们为宣传守旧思想而寻求外来支
国学研究和古典诗词创作;一方面也积极从事着 持的一种时髦做法。1989 年著名学者乐黛云发
译介西学的活动。至1926 年12 月 《学衡》以月 表 《世界文化对话中的中国现代保守主义——兼
刊形式刊行了60 期,此后至1933 年终刊,时断时 论 〈学衡〉杂志》一文,对 “学衡”派给予公正
续刊行了第61 至79 期。近12 年间,它不仅吸引 的历史评价,“学衡”派重新走入当代学人的视野,
了一批读者,围绕它还形成了高水准的作者群,如 逐渐形成一股保守主义思想的研究热潮。然而,
梅光迪、吴宓、刘伯明、胡先骕、柳诒徵、汤用彤、 新时期的学术研究虽然获得了一个宽松的政治氛
Fraser Tytler )就提出了 “翻译三原则”:一是译文 注 释
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二是译文的风格和笔
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三是译文与原作同样流
2008 年,第5 页。
畅。美国当代翻译家奈达 (Eugene A . Nida )进一 黄友义,《坚持 “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
步提出了 “动态对等”理论,“动态对等”的理论 的难点问题》,《中国翻译》,2004 年第6 期。
基础是 “效果对等”,即译文读者对译文做出的反 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做的反应基本一致。因此, 2005 年,第43 页。
从翻译的角度看,这篇译文也是成功的。 苏长和,《中国应该如何产生自己的话语权》,《南风窗》,
2010 年,第22 期。
综上所述,鉴于中西文化和话语体系的差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