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19世纪期文学
第六节托尔斯泰 (二)人物形象: 安娜形象: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妇形象,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和扼杀的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发生冲突的必然结果。 悲剧根源:造成安娜悲剧的内在因素是她独特的个性:感情强烈真挚,内心世界深刻丰富。外在因素是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界。 外国文学 第八章19世纪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 (下) 主讲教师:陶淑琴 安娜的原型 安娜的原型是作者邻近庄园的女管家安娜·斯捷潘诺娃。她是主人的情妇,后被主人抛弃,卧轨自杀。托尔斯泰以此为原型,准备写一个“不贞的妻子”的私生活小说。后来他改变初衷,淡化私生活,增加了列文的情节线,又选取了普希金的女儿普希金娜为安娜的原型。赋予安娜惊人的美貌,高雅的气质,内心世界丰富,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贵族妇女。 反思生命的意义 反思生命的意义是《安娜》的一大特点。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安娜没有找到答案,临死前带着她对人生的三个疑问:“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为什么呀?”离开了人世。 意识流描写 安娜自杀前的心理描写是内心独白典范,间断、跳跃、混乱、无逻辑,符合安娜的心理运动过程。卡列宁使她厌恶得战栗,渥伦斯基使她怨恨,儿子于她无足轻重,她充满幻灭感:“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意识活动接近现代意识流描写。 安娜去火车站 安娜去找杜丽:三个少女-全然不知道爱情的艰难-菲利波夫面包店-家乡的水好—少女时代美好—卡列宁—不去想—迎面跑来的孩子—想起谢辽莎—在丈夫、孩子、家庭面前选择了爱情—爱情即将离去—杜丽将责备自己抛弃第二个丈夫了。 (失去爱情、失去一切) 找寻:一些人带着狗到郊外——寻找快乐;醉酒的人——寻找快乐——渥伦斯基在自己身上寻找什么——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虚荣。第一次认清他们之间的关系,顿悟之后是绝望,毁灭自己就成为必然。 第六节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的态度: 对安娜主要是同情,但又从宗教观念出发对她进行了谴责。 外国文学 第八章19世纪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 (下) 主讲教师:陶淑琴 第六节托尔斯泰 列文:是一个力图保持守法制经济关系的庄园地主,是托尔斯泰这一时期思想和心境的真实流露。他痛心地看到了地主经济的没落,寻求避免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希望借地主和农民合作来缓和矛盾,并把这种“不流血的革命”推广至全世界,这种空想破灭后,他悲观、失望、怀疑人生,甚至要从自杀中求解脱,最后在家庭幸福和宗法制农民的信仰中得到精神的归宿--皈依上帝,爱人如己。 外国文学 第八章19世纪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 (下) 主讲教师:陶淑琴 两条线索并行发展-复式开发性结构 (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在做什么啊) 奥勃浪斯基 - - - - - - - - 杜丽 │ │ 安娜 - - - - - - - - - - 列文 │ 卡列宁 │ │ 渥伦斯基 - - - - - - - - 吉提 城市 乡村 精神探索 经济探索 第六节托尔斯泰 (三)艺术特色: 1、卓越的心理描写,具有细腻真实的素质,天才地触摸到了意识流。 2、从多个视角表现人物,如圆型剧院,可以从每个人的视角去看人物。 3、较少打断故事情节,把抒情性和思辩性完美结合。 4、情节上采用拱形结构。 外国文学 第八章19世纪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 (下) 主讲教师:陶淑琴 3、晚期(1881-1910):《复活》 《复活》(Resurrection,1889-1899) 标题来自《圣经·新约》:“爱使人复活”。 (一)情节与内容 玛丝洛娃 聂赫留朵夫 外国文学 第八章19世纪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 (下) 主讲教师:陶淑琴 思考与讨论 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复活”的理解。 外国文学 第八章19世纪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 (下) 主讲教师:陶淑琴 第六节托尔斯泰 “复活”的意义: 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阶级立场的转变,二是皈依上帝,照上帝的意志为人类的幸福工作。 玛丝洛娃的“复活”是一种阶级的回归,她原本是平民中的一分子,又回到了人民中间。 外国文学 第八章19世纪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 (下) 主讲教师:陶淑琴 (二)人物形象 聂赫留朵夫:“忏悔的贵族”形象。他原本是个正直善良的青年,贵族社会及军旅生活诱他堕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