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df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03年7月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u】y.2003 of N03 第3期 S0c划lst JoI】rrlal Cdl瞎c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张国柱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摘要】在中国社会转型期,表现出的特有的价值冲突、道德失范和信仰危机,要求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社套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弘扬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人格道德 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度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守志尚义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价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98l(2003)03—0076—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全球化,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 爱国思想贯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它激励了一代代中国 化越来越强烈的冲击。在中国社会转型期,表现出的特有 人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舍生取义”、“杀身生仁”,诸 的价值冲突、道德失范和信仰危机,使整个社会人文精神 如屈原、岳飞、林则徐等早已成为千百万国人心中的楷模。 在一定程度上失落。这样的形势,必然要求不断加强社会 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显 第二、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天人台一”的自然观。 得极为重要。 《周易》、《老子》和《孙子兵法》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唯物辩 证思想。《周易》以八卦(乾、坤、坎、离、震、尼、巽、兑)象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耀。它是中华民族在 天、地、水、火、雷、山、风、泽等自然现象,推测自然现象及 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独特的自然环境、经济制度、政 社会变化。其中记载了许多对立的范畴,如泰否、损益、吉 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积淀而成的,不仅以经典文献、风 凶、祸福等,说明整个世界充满着矛盾。所谓“小往大来, 俗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而且也以独特的思维模式、知识 大往小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这是变易之学的萌芽。 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 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转 式存在着。五千年的艰难历程,决定了其精华与糟粕并 化,提出美丑、难易、长短、高下、有无、胜败、攻守、进退、荣 存,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就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 辱、动静等对立范畴,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就不存在.即 其民主性的精华”。【】1依据这样的事实,对传统文化的正面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 价值做如下阐述。 后相随”。Ⅲ老子看到了事物的依存和转化,但他认为转化 第一、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早在春秋时期,就形成 是无条件的。《孙子兵法》则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一定条 丁孟子“天下之本在国”的思想,到后来宋代范仲淹的“先 件,弱不能生强,而在所有条件中,人最重要。变易之学是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陆游“位卑未敢忘忧 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观察所得经验的理论概括,具有 国”,再到清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标示出一 理论思维深度,而由此引发的“忧患意识”,更极具价值,正 脉相承的“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爱国精神。可以说, 如《易传》中所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 0328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