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与书法的关系.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画与书法的关系要点

国画与书法的关系一方面是因为两者在其工具材料上的相同,特别是毛笔这一特殊的工具,其执笔、运笔的方法也是基本一致,更重要的是关于用笔的要求,在古代以中锋为上的一些基本规范均为书法和水墨画所秉持。所以唐代张彦远说[书画异名而同体],而这在赵孟頫看来[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书画自古相通,用石涛的话说是[其具两端,其功一体。]历史上一身兼书画二任者大有人在。有以书入画者,也有以画入书者,有以画名世者,也有以书名世者,所以就出现了画家的书法和书家的绘画。画家作书多将其绘画之笔墨意趣之于书,故书有画意;书家作画,擅长将书法的笔法气韵用之以画,故画有书味。无论是画家之书还是书家之画,高水平这都追求书法通画法,画法通书法,其书风画意以浑然一体着为上。在书法史上,画家书法是一支劲旅。可以简单一点说,从宋代的米黼开始,元代的赵孟頫,明朝的沈周、文征明、董其昌,清代的石涛、八大、郑板桥、金农、赵之谦等,除了在绘画上的成就之外,都是在书法上面有特殊造诣,他们的书法在他们的时代中独放异彩。及至二十世纪,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也都享有书名。他们书法方面的成就在他们绘画中都有明显的体现,都可以说明书法给他们的绘画以特别的基础,相反,他们的书法又得益于在绘画形式美方面的助力,使得书法表现出不同于全然是书家的魅力。画家书法杰出者,常于书法中另辟蹊径,不断创造新的语汇,个性鲜明,[艺术]之意味突出。创造了墨戏云山的米黼,其点画之[米点]以侧笔横卧[草草]而成,其书之用笔,也以侧笔取妍,既迅即利落,有沉着飞翥。米黼自称[刷字],其笔法在宋代书家中变化最为丰富。其刷字的爽快与墨戏云山的元气淋漓如出一辙。宋代的尚意书风,米黼最为典型。董其昌的山水画以淡取胜,又以其画之淡墨,运用于书,使其书法之墨法层次丰富,于笔法之外,从墨法上开创新路。八大堪称以书入画,以画入书的代表。他将书法和绘画两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使其书法充满了画意,绘画增强了书法的意味。三百年来,八大是以画家名世的,但人们往往忽视,它的绘画成就是以其书法的深厚功底为基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书法上的[八大体],也就不可能出现风格独特的八大画,书画兼通的八大十分重视书画的内在联系,不仅在创作实践上将书法的用笔和字体的空间造型渗透于绘画,而且在理论上明确提出[画法兼之书法]的主张。八大不仅工真草隶篆诸体,而且是最早以篆籀笔法入行草的书家。八大的以书入画,不是简单的书画拼加,也不是把绘画变成纯抽象的符号,而是将书法语言因素有机地渗透到绘画中去,使绘画语言更为丰富。其以书入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书法丰富而内敛的中锋用笔运用于绘画挥写,一是用书法抽象的空间构成处理画面的造型布白。其绘画的奇古造型,如石的上大下小,鸟的鼓腹缩颈,弓背露一足,树干的上粗下细等失重造型都能从其书法的空间结构中找到渊源关系。八大以画入书,可分为精神层次和技术层次两方面。在精神层面上,追求画意通书意,将写意画的神采意绪渗入到书法。自觉地把绘画的幽默感和稚趣感融入书法的字里行间,使其书法朗润可爱,幽默有趣。在技术层次上,八大善于把写意画的笔墨和空间图形的特征渗入到书法中来。八大作画,用笔凝重洗练,其书法用笔也简练。在章法布局中有意压缩或张大其字的空间,也是受其绘画空间图式影响的。书法发展到清初,形成种种固定的模式,帖学已显僵化态势。极具个性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八大,不愿随前人亦步亦趋,采取了书法兼之画法的方法进行了创新。扬州八怪的金农、郑板桥,也以其鲜明的个性进行了书法的创新,为清代书法中兴做出了突出的成就。近现代的画家吴昌硕、黄宾虹,其书法更有其独到之处。吴氏上溯先秦石鼓文,反复研究,在篆书上独树一帜,他将大篆运用于花鸟画,使其画中花鸟,雄浑之气逼人。黄宾虹一生始终奉信画画当如作字法,笔笔宜分明。在书法上下的功夫和取得的成就不亚于其绘画,只不过其书名被画名所掩。今日画坛掀起了[黄宾虹热],多数摹仿者仅得形似,而不知黄氏绘画的内在奥妙。真正要了解黄宾虹的绘画,必须要研究黄氏的书法以及以书入画的途径。黄宾虹的书法,尤其晚年的书法,在墨法上有很大的创造。他将绘画中的[浓淡枯润]之墨运用于书法之中,苍中含润,润中有苍,是真正的[浑厚华滋]。可惜目前的书坛画坛对黄氏书法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很值得一提的是,林散之多年从黄宾虹学画,画名不显而书名显,成为一代草书大师。林氏之书法成就与从学黄宾虹关系密切。淡墨入草,是林氏书法的一大特点,是他从黄宾虹绘画的墨法中得来的。?无论是[骨法用笔]的基本要求,还是笔墨规范中的[写]的意蕴,书法对于中国画都是极其重要的,这不仅仅是书画同源的一般性的认知,而是中国画之所以不同于外国画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画的核心。书法与国画的特殊关系,表现在审美上成为外国画所没有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