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停马在雪夜的林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评《停马在雪夜的林边》 摘要:本文运用解构主义的思维方式,从音韵和语言的角度分析了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停马在雪夜的林边》。指出该诗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对立以及意义的不确定性。诗中主人公看似选择了人类社会,但是通过对该诗的音韵和语言的分析不难看出,选择人类社会并不等于放弃了自然。 关键词:自然 人类社会 对立 缺席的在场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出生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1913年他39岁时才在伦敦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少年的意志》。弗罗斯特一生曾荣获四次普利策奖,按美国诗人霍尔的话是“人人都知道他的大名,人人都爱戴他”。他赞美劳动,赞美大自然。弗罗斯特的杰出贡献之一在于,他通过诗歌把乡村和城市,地方和世界,人和自然等因素并列、对比与揉和起来,令人通过最普通的一地,一时,一人,一物而领悟道人世间的普遍真理。弗罗斯特的诗虽多保持传统的形式和格律,气氛虽然轻快,语言虽然貌似简明,但是就像海明威的小说一样,具有一种骗人的朴素。 停马在雪夜的林边 方平 译 , 他不会看到我停留在这儿 望着他的林子积雪有多厚。 我那小马一定会感到奇怪: 停留在这儿?又没村舍在邻近—— 夹在一座森林和一片冰湖之间, 在这一年中最昏暗的黄昏。 他摇了摇胸前的挂铃, 想问问到底有没有弄错。 此外只听得一阵微风吹过, 和一阵鹅毛似的雪片卷过。 树林真可爱,幽暗而深远。 可是我还得赶赴一个约会, 还得赶好多里路才能安睡, 还得赶好多里路才能安睡。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停马在雪夜的林边》是弗罗斯特的名篇之一。弗罗斯特曾谈到此诗的创作过程:某天晚饭以后,他打算写一首长素体诗。虽通宵搜肠刮肚,竟然一字无成。忽然晨光照在窗上,他立起身,来到窗前向外张望,就在这时《停马在雪夜的林边》突然涌现在脑际,他转身回到桌边,提笔录下。该诗表面一目了然,但是仔细品味之后就会觉出那种骗人的朴素,和那深藏其中的普遍真理。 诗人在《停马在雪夜的林边》表现的是对两个世界的思考1:一个世界是林子所代表,能够提供安逸,诱人安睡,可以独居的天堂;而与此同时存在着这样一个充满人类和社会责任的世界。在这首诗里,弗罗斯特建立起这两个世界并意图使之保持平衡。诗人在冬至之日停马在林边,意味着他正停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踯躅不前。本诗表现了一个对这两个世界的决断过程,是一首表面平静而内心焦灼的诗。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种抉择:是休息还是工作,是面对现实还是逃避现实,是回归自然还是回归社会,甚至是生与死的抉择。《停马在雪夜的林边》的魅力就在于弗罗斯特把这样一个大问题当作最为日常的事件来写,用一种轻松来掩藏内心的焦虑,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大气魄。笔者认为《停马在雪夜的林边》中所表现的对这两个世界的思考,既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思考,也正是这两个世界相互解构的过程。一个世界的存在是以另一个世界为基础的。人类世界的存在不等于自然界的死亡,选择了人类社会也并不等于放弃了自然界。 《停马在雪夜的林边》共有四个诗节,他的基本韵律是抑扬格四音步,运用连锁抱韵,即每一诗节的一、二、四行押尾韵,第三行的尾音成为下一诗节的韵脚,最后一节四行全押韵。整首诗的尾韵形式是aaba, bbcd, ccdc, dddd。这样《停马在雪夜的林边》从尾韵形式来看,貌似完整和谐,就像一个精美的手工艺品一样。这种衔接模式使诗节与诗节之间珠联璧合,造成一种圆满的效果,暗示着诗中所提出的问题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