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地壳运动概说 由内力作用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运动 地壳运动的基本特征:普遍性、永恒性、缓慢性、方向性 人们可以从自然的一些现象中认识到大地不是固定不变的。 古人已从陆地上,山上岩石中的海生贝壳,认识到沧桑之变。 诗经:“烨(ye)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惨莫惩”。 这是描述地震使大地形态发生变化的情景 。 地壳升降运动现象和证据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塞拉比斯古建筑废墟。 建于公元105年的古罗马帝国时代,如今只存留3根12米高的大理石柱。 石柱上遗留的特征表明,2000年来这些石柱曾因地壳下沉而没入海水中至少6米多。 下部3.6米,因曾被火山灰掩埋,柱面光滑。近代火山灰被清理掉(17世纪中发掘)。 其上2.7米,有许多小孔(boring),海生生物(蛤 clam)侵蚀造成。说明地壳下沉曾淹没在海水中, 再上5.7米,因暴露于大气中,受到风雨侵蚀而不甚光滑。一直在海水面之上,未被海水淹没。 18世纪中期,这处古遗址刚挖出来时,全柱都在海面以上。19世纪地壳又下沉,柱脚被淹没。 近百年来观测: 柱脚淹没深度在增加:1826年0.3米,1878年1.53米,1913年2.05米,1964年2.50米(但至1970年又回升1米)。 山海关长城,现已有部分淹没于海水中。 珊瑚的生活环境,温暖的浅海(?70米),但现在发现有的珊瑚礁沉没于数百米深的海底,或高出海面(西沙群岛,高出海面15米)。 海相沉积的地层(比如石灰岩),在陆地上很常见。 如青藏高原上,就有25百万年前的海相沉积地层。 大地测量表明,珠峰地区的平均上升速度为3.6 mm/a(1966-1992年)8844.43米 地壳水平运动的现象和证据 美国西部海岸圣安德列斯大断裂。 直接测量: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前 16年中,断层两侧相对位移达7米之多。 另外,对比两侧地层岩石,发现1.5亿年来,断层总的水平错距达480公里。 美国圣安德列斯大断裂 郯芦大断裂,中国东部地壳的伤疤 大陆漂移:(通过地质研究论证) 印度板块自从泛大陆中分裂出来后,向北漂移达7000公里; 大西洋---大陆分裂后形成; 现代测量:洋中脊生长速度,2~4mm/a。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 新构造运动 发生在晚第三纪(新近纪)和第四纪的构造运动。此前发生的为古构造运动。 其中人类历史时期发生的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除在地层上有显示外,更多地表现为地震、火山及各种现代地貌上。 二. 地壳运动的形迹 (一)判断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方法 1.岩相分析法 岩相是岩性和沉积物生成环境的总称。 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 沉积旋回 2.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 当一个地区长期处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即沉积盆地缓慢下降,或虽上升但未超过沉积基准面以上,或地壳升降与沉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沉积物则一层层地连续堆积而没有沉积间断。这样一套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的新老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称为整合接触。 不整合接触 沉积接触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沉积间断,代表地质历史中一定的时间间隔。在此期间,或者是由于区域上升而没有接受沉积,或者是已沉积的地层又被侵蚀。不整合的类型有两种,即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 又称假整合,主要表现是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彼此平行。 角度不整合 主要表现为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褶皱型式和变形强弱程度不同、断裂构造发育程度和性质不同、上下两套地层的构造方向不同。两套地层的变质程度和岩浆活动也常有明显差异。 (二)岩层产状及水平岩层、倾斜岩层 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为岩层产状,特指沉积岩和部分变质岩。 水平岩层:在水盆地中原始沉积的产状水平或接近水平。 水平岩层的特征 (1)在地形地质图上,岩层的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在山顶或孤立山丘上的地质界线呈封闭的曲线,在沟谷中呈尖齿状条带,其尖端指向上游。(2)一套水平岩层,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地形切割轻微,地面只出露最新地层。如果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发育,则在低洼处出露较老的地层,自低谷至山顶地层时代依次变新。(3)岩层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是岩层的厚度,水平岩层的厚度即其顶、底面的标高差。(4)岩层出露宽度是其顶、底面出露线之间的水平距,水平距的大小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厚度一致的岩层出露宽度决定于坡度,坡度大出露宽度小,坡度小则出露宽度大。坡度一致时,出露宽度决定于厚度,厚度大出露宽度大,厚度小则出露宽度小。 倾斜岩层 原始水平岩层因构造作用而改变其水平产状,形成倾斜岩层。 倾斜岩层指倾向和倾角基本一致的一套岩层,是变形岩层和构造中最基本的一种。 倾斜岩层可以展步很广,呈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