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读《张宗昌诗抄》有感.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张宗昌诗抄》有感 近日读到山东军阀张宗昌的诗作,笑过之后,多少也有点心得,有感而发,请网友们予以斧正。 当年,日本人拉拢张宗昌时,张说了一句经典的话:“我是张宗昌,不是张邦昌” 注:张邦昌是金国灭亡北宋后在开封扶植的傀儡皇帝。 一次张宗昌视察,碰到个警卫打盹儿,给了一马鞭,来了句:真他娘的是“玉不琢不成器”。然后又问警卫: ------“知道什么意思嘛?” ------“您要是遇不着,不就不生气了吗?” ------“呦,兔崽子,行啊,没想到还是个文人。别看大门了,给个连长干干。” ------“......” 张宗昌喜欢写诗,还出了一本诗集,其中一首叫《咏泰山》。 咏泰山 远看泰山黑乎乎 上头细来下头粗 有朝一日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经典翻译】: 遥远的泰山, 展现出阴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础, 支撑起浅薄的高层; 假如某一天, 有人将那乾坤颠倒; 陈旧的传统, 必将遭逢地裂山崩。 【点评】 这首诗以客观、精巧独树一帜,全诗“发乎情”而富含生活哲理。在平铺直白的叙事中,将复杂精深的内容隐含其中,颇见其理趣和表现技巧。首先,第一句“远看泰山黑糊糊”,一个“远”字,配合着接下来的“黑糊糊”,就创造了一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氛围,带给全诗以一种朦胧的美感。 在第二句中,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发现了泰山“上头细下头粗”这一被无数人忽略的现实,这是一种左拉式的自然主义的创作态度。诗人突破了传统文人在描写泰山时的俗套印象,转而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谓“平淡中见绮丽,朴素中见警策”。接下来的两句是全诗的精华部分“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这一诗句精妙而又传神的说明了“事物之间具有相对性”这一哲理,是诗人多年人生经验在此情此景之下的集中阐发。相比之下,卞之琳的《断章》也不过如此。 就在二十年代现代诗依然流于直白抒情或者追求格律化的时候,张宗昌以一首闪耀着哲理光辉的《游泰山》站在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前沿。其传达人生经验更胜于人的感情,颇具卞之琳的色彩;在日常生活的平凡事务中体现深刻哲理,又大有里尔克的风范。 另有: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俺也写个大风的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天上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链,好象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大明湖 大明湖 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达 【翻译】 在广阔无垠,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无数荷花在肆意的绽放 在碧叶红花之间 几只青蛙 在静静的栖息 如果 你用手 去戳他们 他们就会发生自然律动的跳跃 【赏析1】“大明湖,明湖大”虽无动词,却动感十足,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有荷花”却笔锋一转,由大转小,将读者引入了大湖满堂红的遐想空间。就在读者闭目掩卷满鼻荷花香时,诗人却化静为动,以鲜活的生命力——蛤蟆之动,对比荷花之静,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则动静剧增十倍。 【赏析2】“一戳”反映了诗人的童心,全诗从“无人之境”划入“有我之境”,诗人以己入画,与大明湖美景浑然天成,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一戳”二字还显示出了诗人不甘只欣赏美景,而要创造美景的入世精神。故此诗乍看是表达了诗人“出世”情怀,但细嚼之下,却字里行间暗示了诗人的“创世”情结 【赏析3】真正的诗人,既豪放,又婉约。辛稼轩苏东坡之流皆如此。诗人除了名句“若将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这样睥睨天下之霸气外,亦粗中有细,懂得欣赏美景。此诗虽言景小令,但可贵的是,诗人描写蛤蟆只限于“一蹦达”,而没有刻意地刻画蟾鸣之音,更隐含了“多做事、少说话”的实干精神 【点评】 这首诗深得英美意象派的精髓。整首诗由湖、荷花、蛤蟆几个意象构成,意象鲜明,短而有力,有如一幅静谧的夏日荷花图,充满了自然而又小清新的气息。 开篇先写湖,“大明湖,明湖大”——一个简单的“大”字,就传神的勾勒出了大明湖最突出的特点,刘鹗之《老残游记》对大明湖的长篇累牍的描写相形见绌。接下来,诗人又在“大”的湖面上填充了内容,“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古诗十九首《江南》里“鱼戏莲叶中”的画面,荷花、蛤蟆与湖的意象的迭加,为本诗增添了一丝古典韵味。接下来“一戳一蹦达 ”,句子新鲜,来得有力量,有自然,充满着童真童趣。 蛤蟆的蹦达与前文的“湖”和“荷花”动静相衬,强化了小清新气息的延伸。此外,蛤蟆的“蹦达”是一种自然的律动,也是对大宇宙生命律动的具体呈现,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典诗学中“天人合一”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