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单元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人教版)
梯级巩固?课后落实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目录 第四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备考导航] 最新考纲 名师解读 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1.理解并掌握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本节目录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核心归纳?重难突破 技能培养?专项提升 随堂演练?同步测评 梯级巩固?课后落实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 水平运动 形成绵长的______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运动 垂直运动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__________ 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断裂带 海陆变迁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__。 2.主要表现形式 太阳辐射能 表现 因素 作用 风化作用 温度、水、______ ①使岩石发生____________;②为其他外力作用提供条件 侵蚀作用 水、冰川、空气等 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______地貌 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 ①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②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生物 崩解破碎 侵蚀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过程 (1)岩石的分类: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 (或变质岩);C是________ (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____________________。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冷却凝固 外力作用 重熔再生作用 2.意义 (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形,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4)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核心归纳?重难突破 考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貌 [典题导入] [典题1] (2013·马鞍山市高三模拟)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及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 (2)题。 (1)形成图中西北部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流水搬运 (2)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①地估测出山的海拔 B.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C.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相对深度 D.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 解析:(1)图中西北部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地貌景观的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这种褶皱地貌显然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2)在野外,能根据相关地物估算相对高度(深度),而不能估算出海拔;图中②处在山地凸坡下,不能看到山顶,故不能估算出山的相对高度。 答案:(1)A (2)C [知识链接] [对点演练] 1.(2013·合肥调研)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读下图,完成(1)~(2)题。 (1)导致大理石柱在不同年代升降的原因是( ) A.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 B.地壳运动 C.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 D.海浪的侵蚀作用 (2)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海岸所受到地质作用及其对应的判断依据是( ) A.岩浆活动——火山灰覆盖 B.风力沉积——火山灰覆盖 C.海水的沉积作用——海生动物的钻孔 D.海水的侵蚀作用——海生动物的钻孔 解析:(1)从图中三个时期三根大理石柱的海拔高度可知其升降与地壳运动有关。(2)从图中可知公元79年,3.6米的大理石柱被火山灰覆盖,说明在此期间有火山喷发,故A正确。 答案:(1)B (2)A 考点二 外力作用与地貌 [典题导入] [典题2] (2013·福州高三模拟)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时期由岩浆上升冷凝而成的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花岗岩的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图1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图,图2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形成图1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上升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2)形成图2岩石球状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章第一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人教版).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章第7节区域农业的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广东省专用).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章第二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章第二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人教版).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单元第一讲中国自然地理(人教版).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单元第三讲中国区域地理(人教版).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单元第二讲中国人文地理(人教版).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章中国地理三年高考(人教版).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章第4节中国自然地理(广东省专用).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章第5节中国人文地理(广东省专用).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三年高考(人教版).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第1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广东省专用).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第12节山岳的形成(广东省专用).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第1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广东省专用).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第三讲河流地貌的发育.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第十七章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与亚洲(人教版).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第十七章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人教版).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第十七章第3讲世界主要国家(人教版).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第十三章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中图版).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第十三章第2讲中国人文地理(中图版).ppt
最近下载
- 腾势-腾势X-产品使用说明书-经典版(插混)-QCJ6490ST6HEV-腾势X插电式混动SUV用户手册20191212.pdf VIP
- LCMS实用技术讲座.ppt VIP
- 变电站项目安全管理方案(范文模板).docx
- LC+LTCBDE: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微创突破与临床价值探究.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装载机结构及原理.ppt VIP
- 装载机基础知识.pptx VIP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期末复习资料.pdf VIP
- 《有机化学》-鲁崇贤-课后习题答案(未按顺序排序,全).pdf VIP
- 女性全周期健康管理及诊疗策略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