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专题突破第三部分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 借你一双慧眼:诗歌的形象(湖南专用)
1.(2012·湖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 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诗。(2分)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诗歌意象判断诗歌题材和从意境角度赏析全诗的能力。(1)做题时要了解诗歌常见的意象和诗歌的主题,从诗句中的“战初归”“铁衣”等意象可以断定描写的是边塞的战事。(2)意境要从“情”和“景”两方面入手解答。前两句写部队凯旋度过破讷沙的情景,后两句写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宛如游龙,战士的盔甲如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冷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一幅何等有生气的壮观景象! 【答案】 (1)边塞 (2)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8分) 浪淘沙·送苏庭绰之泉州 刘 铭① 癸巳岁,庭绰过余,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 谁复忆河阳,击鼓山岗?关乡残梦马铿锵。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 镇日野菊黄,枯草颓墙,萧山无语鬓飞霜。何忍脆裘②折枝远,冻酒愁肠。 【注】 ①刘铭,宋河阳嘉州人。作者曾与同乡苏庭绰一起抗金。宋败退江南后,作者力主抗金不得,被迫归隐。②语出岑参送别诗《北庭贻宗学士道别》“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 (1)词中“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一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时,可对这句词意思进行阐释,再作归纳概括。因为是写景内容,可分析写景对抒情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规作用。 【答案】 ①“落落芦花”句描摹出一幅落寞秋景图。写作者伫立在斜阳下,看芦花飘落在大江南岸,江水空流,心生感叹。②借景抒情,融亡国之痛于冷落之景中,营造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满心凄冷与感伤。 (2)本词上下阕作者的形象发生了较大变化,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上阕“击鼓”“马铿锵”表现了作者威武的战场形象,而下阕的“无语”“愁肠”则表达了孤老愁闷的形象。再结合注释中对作者经历的介绍,可以推出形象变化的原因。 【答案】 上阕描绘自己当年在河阳战场上,击鼓山岗,纵马沙场的豪迈形象;下阕刻画了两鬓飞霜,冷酒送别,怨恨孤苦的老者形象。前后形象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家国兴衰之痛,时光流逝之叹,送别友人之伤。 3.(2013·辽宁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11分) 竹轩诗兴 张 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1)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赏析该诗的第二联,在题型上当属“炼句”题。阅读诗歌,可以分析出第二联的内容写的应是诗人的所见所闻,既有视觉描写,又有听觉描写,还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格,表现了诗人所住环境的清幽,表达了诗人生活的悠然自得之情。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0讲欧洲西部俄罗斯.ppt
- 2014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1讲美国巴西.ppt
- 2014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澳大利亚极地地区.ppt
- 2014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3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ppt
- 2014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4讲中国的地形.ppt
- 2014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5讲中国的气候.ppt
- 2014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6讲中国的河流和湖泊.ppt
- 2014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7讲中国的自然资源.ppt
- 2014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8讲中国的农业.ppt
- 2014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9讲中国的工业.ppt
最近下载
- 关于预防甲流科普讲座课件(最新版).pdf
- 智能工厂建设投资成本控制与效益优化报告.docx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蓝牙台灯.doc VIP
- 2025-2030中国双相情感障碍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十四五外科护理学实践与学习指导第7版(2)_41-60.docx VIP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课件.ppt VIP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可调谐激光器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docx
- 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docx VIP
- 成都七中高2026届高三10月月考(阶段性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