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终年风尘仆仆的“打工仔”、“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少生优育等,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政治文明的跃进。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在为参加培训的美国官员们讲课 教 育 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哪些?远程直播对教育事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提示:(1)商贸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2)互联网具有传播同步、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远程教育能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传播,受众双向互动的优势。 传媒的发展阶段 口语 文字 印刷 电子 网络 大众传媒 (三)文化传播的手段——传媒 1、传媒及其发展 (1)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2)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优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4)地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大众传媒以其显著的优点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它必将取代其它传媒手段。 大众传媒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虽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旧传媒并未消失,仍在当今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传播渠道多、方式灵活、反馈及时等特点。 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教育部决定设立海外孔子学院,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举行挂牌仪式。随后,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孔子学院也挂牌成立。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意义 (1)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为世界文化的发展 (2)外域文化的传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1)更加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2)更加主动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2、态度 3、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 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 国力。 (2)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 化的发展。 (3)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 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4)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加强相互了解,发展 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 建设和谐世界。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和学习提供了可能。 (2)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知识拓展 1.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交流,崇尚“和而不同”。人际交往,以和为贵。因为不同,才需交流;唯有和睦,方能沟通。“和而不同”的“和”,表达了人际交往的原则;“不同”则体现了文化交流的特点。 1、(2012高考山东卷23)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2高考北京卷26)随着国际和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框图.doc VIP
- 2024《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8500字.docx
- 清洗猪舍合同8篇.docx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信息科技 第23课 兔子增长有规律(2) 教案.docx VIP
-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特征与影像学表现.pptx
- 兔子增长有规律(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BS EN 10269-2013 用于具有特定升高和_或低温性能的紧固件的钢和镍合金.pdf
- 物流合同模板6篇.docx VIP
- 八达 400馈电最全图文讲解.pdf
- 二年级下册每日练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