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议论文审题---材料作文的审题
高考议论文审题---材料作文的审题
材料作文的类型:
从近两年高考作文题目来看,新材料作文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寓言型。寓言型是指材料作文的材料由一则寓言故事组成,不过它强调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尽可能地丰富,以便为考生提供尽可能大的范围。漫画型。漫画型是指提供的主要材料不是文字,而是有一定意义的图画。作文的要求是把图中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及包涵在形象之中的思想感情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对比型。对比型是指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由两则构成,并且两则材料事例构成对比。评论型。评论型是指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由对某现象的评论组成。联想型。联想型是指提供的材料往往给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它往往是有一则诗歌或诗歌的几句来组成。当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会有不同的说法,我们不必纠缠。
(八)2011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骚包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提示】
“供料作文”材料由袁隆平的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说的是他培育杂交水稻的工作状况及其感觉、体验;第二句谈的是他对实现工作目标的憧憬与期待。原本经常在田间日晒雨淋、风餐露宿的艰苦工作,在袁隆平看来,则是“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他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因为心中有梦想。这两句话朴实真诚,却又风趣睿智,在诙谐(甚至调侃)之中透露出一种乐观心态与浪漫情怀,显示出一种博大胸襟与人格魅力,洋溢着一种崇高的工作责任感与昂扬的人生信念;体现了他对科学研究的热爱与不懈追求和远离浮躁、归于平实的生活态度,对工作、事业、人生乐观而积极的价值取向。。
理清题意后,立意角度也就水到渠成了。围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展开,笑看苦难、挫折,将之当做成功道路上的磨练。也可以围绕“梦想”展开,正是因为心中有梦想、目标,一切艰难困苦都阻挡不了成功。
如果把“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的成就与他的梦想、快乐结合起来看,可以看出一个人只有敬业、乐业、爱业才能把艰苦的劳动看作是一种乐趣,态度决定高度,把工作与兴趣结合的人生是美好的。
如果从袁隆平的梦想入手,可以看出科学也需要有的梦想(想象力),梦想照亮人生路,有梦想才能催人奋进。
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看,那么本文又可以写成科学既要异想天开又要脚踏实地(既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
还可以从袁隆平因为热爱大自然,故而能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科学入手。
再反观我们周围的环境,天下熙熙,利来利往。人生在世,从古至今,很难看破的就是名与利这两个字。浮躁心理的作祟,使得不少人很难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很难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来做,当然也就无法达到袁隆平的高度了。
总之,角度是多元的,如理想与现实;平凡与伟大;转变就业、择业观念;从职业到事业;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苦中作乐;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学会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务实而精彩,等等。只要是从材料出发,只要能自圆其说,都能各得其所。
(九)2011辽宁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 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发现,面对同一事物,同一对象----“教授手拿塑料苹果在教室里走动”,学生的反应和感觉是不一样的,有味道、没有味道。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认知的差异。
进一步分析面对老师手中的塑料苹果,在大家不知情的情况下的认知差异,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观点:1.从有味道、甚至是闻到了甜味的现象分析,可以得出人性的盲从,甚至盲从得逼真,盲从得惟妙惟肖。2.从没有味道分析,可以得出真实,相信自我,自信不盲从等等观点。3.从一个摸了摸问这是什么苹果分析,可以得到尽管有实践,但是还是没能摆脱盲从。4.从感冒了没有闻到这个现象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ocx VIP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doc VIP
-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混合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docx VIP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武汉四调).pdf
- Unit5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df
- 陕西财政云单位核算系统使用手册.docx
- 【营销策划】2024奥迪品牌技巧分析中英双版.pptx
- 肥胖诊疗门诊建设专家指导意见(2024年版).pdf
- 2024奥迪品牌技巧分析中英双版.pdf
- 2024 奥迪分析 : 奥迪品牌、技巧、平台等奥迪分析师日 2024.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