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高考诗歌鉴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年高考诗歌鉴赏 06年北京卷移居(其二) ?? 陶渊明 ??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我欺。 ?? 【注释】 ??  披衣:言着衣出门互相寻访。 纪:经营。 ??  将:岂?? 问题: ?? 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 ?? A. 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 B. “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 C. “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 D. “无为忽去兹” 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 E. 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 答:[ D ] [ E ] ??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 ?? 答: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 二 浙江卷: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 [注] 侬:我。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流水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白云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 答:○1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2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 三 上海卷: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14~16题。(8分) ?? [黄钟]人月圆 张可久 ?? 山中书事 ??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 14.“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 “人月圆”是曲牌。(1分) ??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B) ?? A.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 B.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 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 ?? 16.“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的好,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总写历来兴亡盛衰,都如幻梦,自己早已参破世情,厌倦尘世。一向对自然万物善于感受的慧心诗眼,而今也已厌倦这永不休止的成败兴亡、天涯海角的流浪征途。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对山中生活的叙写,虽然这里仅有简陋的茅舍,但有诗书万卷,喝着自酿的松花酒,品着自煎的春水茶,幽闲宁静,诗酒自娱,自由自在。感情过渡自然。 ??? 六.广东卷: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 ??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 ??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 注:艭:小船。海幢,即海幢寺。 ??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 答:晚:归艘 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 答:“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 九.江西卷: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 三江小渡 ?? 杨万里 ??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 【注】将:行,流过。 ??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 答:“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全文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 十.辽宁卷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 东坡苏轼 ??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