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西南山地分中心” 西南三省一市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集(1986,1995,2000)技术文档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西南山地分中心编制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610041,jxb@
2008-4-9
项目 内容 1 引言 该数据集包含西南三省一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包含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2000年三期数据。该数据集均由三期同年陆地卫星TM影像经过人工解译获得。数据源于国家科技部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以及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土环境遥感时空信息分析与数字地球相关理论技术预研究”项目。本数据集为研究山地环境、山地灾害和山区发展的科研人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数据投影为Albers,双标准纬线为25和47度,中央经线为105度,椭球体参数为Krasovsky,坐标系统为Beijing1954。数据格式为ArcGIS下的coverage。 1.1 数据库名 西南三省一市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集(1986,1995,2000) 1.2 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对本数据集的说明,便于使用者全面了解西南三省一市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集的具体内容及其技术参数。本数据集为研究山地环境、山地灾害和山区发展的科研人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1.3 定义 2 数据库内容说明 2.1 数据库内容一般描述(限200字) 本数据集包含12个数据实体,涵盖西南三省一市(四川、云南、贵州、重庆)80年代中期至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具体内容如下:
1:10万80年代中期四川省土地利用数据
1:10万80年代中期云南省土地利用数据
1:10万80年代中期贵州省土地利用数据
1:10万80年代中期重庆市土地利用数据
1:10万90年代中期四川省土地利用数据
1:10万90年代中期云南省土地利用数据
1:10万90年代中期贵州省土地利用数据
1:10万90年代中期重庆市土地利用数据
1:10万2000年四川省土地利用数据
1:10万2000年云南省土地利用数据
1:10万2000年贵州省土地利用数据
1:10万2000年重庆市土地利用数据 2.2 字段(要素)名称解释 ArcGIS下的coverage数据格式
字段为代码,名称。
比例尺为1:10万。
数据投影为Albers,双标准纬线为25和47度,中央经线为105度,椭球体参数为Krasovsky,坐标系统为Beijing1954。 2.3 数据源描述 数据源于国家科技部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以及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土环境遥感时空信息分析与数字地球相关理论技术预研究”项目。 2.4 数据内容描述 1)该数据集包含西南三省一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的土地利用/覆被1:10万空间数据。包含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2000年三期数据。该数据集均由三期同年陆地卫星TM影像经过人工解译获得。
2)数据源于国家科技部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以及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土环境遥感时空信息分析与数字地球相关理论技术预研究”项目。
3)土地利用编码及其含义
本分类系统采用国家科技部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以及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土环境遥感时空信息分析与数字地球相关理论技术预研究”项目分类标准。
21-有林地
22-灌木林地
23-疏林地
24-迹地或经济林地
31-高盖度草地
32-中盖度草地
33-低盖度草地
41-河流
42-湖泊
43-水库
44-积雪
46-河漫滩
51-城镇用地
52-农村居民点
53-工矿用地
62-裸土
64-沼泽湿地
66-裸岩
111-山地水田
112-丘陵水田
113-平坝水田
114-陡坡水田
121-山地旱地
122-丘陵旱地
123-平坝旱地
124-陡坡旱地 2.5 数据加工方法 首先将分景影像进行坐标纠正,将影像转换到统一坐标系下,然后用县级行政区划图对影像进行裁剪得到各县级行政区的影像;分别对各县级行政区的影像进行解译,并经过在GIS软件MGE和ARCGIS下进行编码、编辑修改、建立拓扑关系,形成各县级行政区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将各县级行政区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接边处理后拼接起来形成全省的土地利用数据。 2.6 数据质量描述 原始资料数据精度良好
加工后数据精度良好 3 数据库运行环境 3.1 运行环境 ArcGIS Workstation或Desktop平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