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鼠强中毒的防治.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毒鼠强中毒的防治

毒鼠强中毒的防治 【关键词】 毒鼠强中毒;诊断;防治 毒鼠强因其毒强烈、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在环境中不易降解,是各国政府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物品。但一些偏远地方,仍时有中毒事件的发生。本文根据有关 文献 资料,对其理化特性、毒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急救 治疗 措施进行了综合整理。 1 毒鼠强的理化特性 毒鼠强的化学名称为四亚甲基二砜四氨(C4H8N4O4S2、TEM),又名424、鼠没命、特效灭鼠灵等。 毒鼠强系白色粉末,无味,微溶于水,难溶于酒精和甲醇,可溶于苯、丙酮和氯仿、二氧六环等有机溶剂。化学性质极为稳定,熔点250 ~254 ℃,255 ~260 ℃分解[1]。 2 毒鼠强的毒性 毒鼠强的毒力很强,属禁用性剧毒杀鼠剂。几乎对所有温血动物有毒,鼠类LD50为0.1~0.3 mg/kg,其毒性是砒霜(As2O3)的114~138倍,是氰化钾的100倍。照此推算,约1 mg可致人死亡。因其结构特殊,化学性质极为稳定,不易降解,易造成二次中毒,也是植物内吸性毒物(试验表明,用其处理土壤,生长的冷杉4年后结出的松子仍能杀死野鼠)[2]。 3 毒理 3.1 中毒机制 毒鼠强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介质γ-氨基丁酸(GABA)的拮抗剂。能阻断抑制性神经介质GABA对神经元的作用(此为可逆性作用[1]),兴奋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节,而产生强直性痉挛和惊厥,属惊厥型毒剂。因其有强烈的致惊厥作用,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中毒后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又是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剂),均很快出现癫痫样阵发性抽搐。由于毒鼠强的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在体内分解代谢慢,易造成二次中毒。 3.2 吸收途径 毒鼠强不能经皮肤吸收,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胃肠吸收较快,进入血液很快,易在体内较均匀地分布。 4 临床表现 中毒的主要症状,首先是胃部不适、呕吐、腹痛、头痛、乏力,继而发生癫痫样大发作,抽搐、口吐白沫、昏迷。上述症状常在服药后30 min出现,抢救不及时,可因剧烈的强直抽搐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4.1 潜伏期 潜伏期短,数分钟至1.5 h,平均时间10~20 min。 4.2 症状及体征 (1)轻度(前驱期症状):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非喷射状)、口唇麻木、酒醉感。(2)重度:突然晕倒,四肢强直性抽搐、小便失禁、昏迷。抽搐发作同时有昏迷、瞳孔散大、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呼吸音粗等。(3)其他表现:因其发病迅猛,不易观察到其他症状。一般发作或缓解期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心率稍加快,血压变化不大。约半数中毒者有心动过缓、肝区疼痛和肝肿大等。 5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验结论及急性毒性试验:样本采集和处理[3]:采集疑为毒鼠强的原药、毒饵、呕吐物、剩余食物、胃内容物或饲料等标本。如是疑为毒鼠强的原药或其毒饵,供做动物实验可用水溶解;供做元素分析可用氯仿、丙酮、苯溶解。如是呕吐物、剩余食物、胃内容物或饲料等标本,供做动物实验可用水溶解;供作元素分析可在水浴上蒸干后,加氯仿、丙酮、苯溶解残渣,取浸提液,必要时用柱层精制。检验方法:气相色谱法、GC/MS选择离子检测法[4]。急性毒性试验[4]:18~20 g小白鼠6只,每只灌样本液0.5 ml(相当样本0.5 g),实验动物迅速出现兴奋、竖尾、跳动、偶尔鸣叫,随即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痉挛、四肢强直、侧身而亡,为阳性。作用很快,剂量大时,3 min内甚至更短时间即可死亡。 6 急救 治疗 (1)催吐、洗胃。(2)口服活性碳:有报道可有效地清除已吸收的毒物[1]。(3)尽快使用有效解毒药(二巯基丙磺酸钠)[3~5]。有报道二巯基丙磺酸钠,可降解血液中的毒鼠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二巯基丙磺酸钠(2.5 g/支),1支/次,肌注,数分钟后肌张力降低,抽搐减少,自主呼吸恢复,如仍有抽搐发生,20 min后再肌注1支,抽搐基本停止,约2 h后,中毒者神志逐渐清楚。如再有抽搐、癫痫在发作,可再肌注1支。一般中毒者用2~3支可见效。轻者1~2天,大多数在1周内完全恢复,少数中毒者脑电图异常可持续15~30天。(4)对症及支持疗法:镇静解痉:苯妥英钠0.25 g+5%GS 20~40 ml缓慢静注(5~10 min),SOS 30 min后重复注射。安定:静注或静滴,5 mg/min,24 h总量100 mg。注意事项:久服不可骤停,以免反弹,加剧发作或引发癫痫持续状态;静注不宜太快,以免房室传导阻滞、血管性虚脱、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加速毒物排泄:脱水剂:20%甘露醇(首选):250 ml静注或快速静滴,SOS 24 h内可用2~4次,在二次给药间可静注50%GS 60~100 ml;50%甘油盐水、尿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