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跨越式发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座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我的家乡唐山离北京不到200公里,地理上的便利使得回家对我来说不是件难事。但与平时不同,春节七天长假提供了一个最适合田野调查的时间窗口,使我在观察和交谈中集中地了解了新信息。 ????唐山这座城市因煤而兴,历史上的发展也从没有绕开矿产资源和衍生出的钢铁、水泥等重型工业,城市污染严重、面貌老旧、氛围沉闷,是工业城市的典型代表。 ????1976年的大地震定义了唐山人的时间概念,“震前”、“震后”是我们回顾城市历史的刻度,震后每逢十年也成为关于这座城市记忆中的重要节点。在我记忆中,震后三十年的2006年,随着当时新任市委书记就职,施政思路超越以往,城市进入“跨越式”发展。 ????新书记在唐山四年,力主污染企业外迁和产业升级、城市更新和环境整治,新兴的曹妃甸工业区、曾是采煤沉降区的南湖公园都是这期间留给唐山的精彩作品。主政者的很多做法虽有争议,但这座城市,至少在表面上变化明显,正逐步摆脱工业城市“土气”的形象。 ????今年春节,这种变化更加明显。市中心区拆迁后新建的万达广场开门迎客。以往唐山稍有实力的年轻人都会选择到北京购物,万达广场正是满足了这种压抑已久的需求。 ????我们还去参观了开滦博物馆,这是河北省第一座企业博物馆,以“煤文化”贯穿始终。我们也拜访了开滦集团原董事长杨中先生,博物馆正是他任上的作品。他认为,博物馆对拥有近140年历史的开滦煤矿特别重要,溯本追源、凝练精神、塑造形象,也是开滦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实唐山的“工业旅游”、“历史旅游”方兴未艾,曾经的启新水泥厂正在搬迁后的原厂址上打造多元创意园区,《唐山大地震》拍摄地的上世纪70年代复原街区也在建设中。从单纯的工业到城市中心区的“去工业化”,再到工业遗产的再开发,这条路方向正确。 ????当然,第二产业仍是唐山经济的支柱,所以工业的转型升级是唐山“跨越式”发展的最核心内容。我曾三次去过曹妃甸,那里吹沙造地,是“无中生有”的一块热土,如今工业区已粗具雏形。工业区为“三大油公司”均预留了地块,目前已有中石油LNG码头、中石化商业储备库、中国海油的装备制造及临港作业支持基地入驻。 ????资源型工业城市的转型是最困难的,硬件上不容易,转变人的思维更难。应该说主政者的方向选择是明智的。 ????究其原因,一是决策者深入的调查研究。我爷爷是从政府退休的老干部,曾有一段时间,他和老同事津津乐道的就是主政者如何骑自行车跑遍唐山,或许就是在这样的调查研究中萌生了唐山棚户区改造的灵感。 ????二是主政者意志坚定,把握大趋势,再辅以政策支持。阻力在哪里都有,机遇也是一样。主政者的思路正呼应彼时“科学发展”的大环境,唐山以唯一一个中央确定的“科学发展示范区”身份赢得了三年地方财政收入全部投入城市建设发展这一重要物质支持。 ????三是引入外界理念和资源,打破封闭局面。人的思维要创新,不麻木才能找到改革的施力点。这一时期,众多开发商被引入唐山房地产市场,众多企业被引入曹妃甸工业区,“鲇鱼效应”给曾经封闭的城市带来激励。 ????在发展的过程中,跨越有时需要付出发展代价。我注意到春节期间唐山的物价水平比北京高了不少;环境仍在给市民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空气质量相当恶劣;交通拥堵成为常态。 ????除此之外,我认为人才问题是唐山未来发展的最大威胁。人们常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其实大树底下也往往寸草不生。唐山的地理位置是优势也是劣势,因为居于北京的辐射范围内,很多唐山的年轻人和我一样,在接受完高等教育后就会很自然地选择在北京或其他大城市工作生活。这种人才外流的状况已非常严重。我有50多位高中同班同学,目前留在唐山工作的不超过10人。 ????于个人,选择更好的环境值得欣喜;于家乡,又让谁来为之奋斗?这是城市发展中的待解难题和潜在危机,处理不好,影响世代。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