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循环模式下的高中物理一题多解.pdf

问题解决循环模式下的高中物理一题多解.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题解决循环模式下的高中物理一题多解

2015年第 8期 物理通报 中学物理教学 一 问题解决循环模式下的高中物理一题多解 张建斌 柴春琪 (嘉兴市第一 中学 浙江 嘉兴 314050) (收稿 日期 :2014—12—12) 摘 要:本文根据斯滕伯格的问题解决循环模式,简述基于一题多解的高中物理问题解决循环模式及其应用, 并结合一题多解培养学生 的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 :问题解决 高中物理 一题多解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问题解 决是人在没有 明 1 基于一题 多解的高中物理问题解决循环模式 显的解决方法 的情况下,将给定情境转化为 目标情 境的认知过程 ,也就是问题解决是有 目的的认知活 1.1 呈现 问题 动.问题解决具有 以下 3个基本特性 :(1)目的的指 【题 目1(2008年高考全国卷 工理综第 21题)一 向性 ,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 目的性 ,问题解决活动必 束 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行玻璃砖的 须是 目的指向的活动 ,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终 上表面以入射角 射入 ,穿过玻璃砖 自下表面射出. 结状态 ;(2)操作的顺序性 ,问题解决必须包括心理 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1.5,设红光与蓝光 操作过程 的序列 ;(3)认知操作 ,问题解决的活动必 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t和 t,则在 从零 须通过人 的认知活动来完成. 逐渐增大至 9O。的过程中 对于高 中生而言 ,习题教学是培养问题解决能 A.t始终大于 t2 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个好的习题对于学生而言就 B.t1始终小于 t2 是一个科学问题 ,犹如一个科学问题对 于科学家而 C.t先大于后小于 t2 言就是一道习题一样.学生求解较复杂的物理习题 , D.t先小于后大于t 本质上就是 问题解决的过程.尽管物理学中习题解 1.2 分析 问题 答过程 的陈述与心理学中问题解决的一般描述所用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 的第一步.对 问题 的分析 叙述语不同,但两者对解决问题过程的陈述还是相 主要集 中在 “已知什么”与 “要达到什么 目的”.引导 近的.结合斯滕伯格的问题解决循环模式 ,笔者提出 学生分析问题的教学步骤一般是:教师先示范给学 如图 1所示的高中物理习题解答的 “问题解决循环” 生看如何分析问题 ,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 ,最后 模式. 让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初次接触上题时,师生共同分 析可以得到的相关信息如下. 已知 :(1)红、蓝光在上表面的入射角均为 0; (2)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1.5;(3)红光穿过平行 玻璃砖 的时间 t;(4)蓝光穿过平行玻璃砖 的时间 tz. 图 1 物理习题解答中的 “问题解决循环”模式 总 目标 :臼从零增大至 9O。的过程 中,比较 t和 29 — 2015年第8期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