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期末复习重点——心电图10临床的12班出品.pdf

诊断学期末复习重点——心电图10临床的12班出品.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篇、辅助检查 第一章、心电图 一、目的与要求: (一) 了解:心电图的原理及描记方法。 (二)熟悉:心电图的主要临床应用。 (三)掌握: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房室肥大,心肌缺血损伤梗死,心律失常。 二、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心电图产生原理,心电图导联体系 (二)详细讲解: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部分和命名,心电图的测量(心率的测量,各波段振幅 及时间的测量) ,平均心电轴、心脏循长轴转位,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三)重点讲解:心房与心室肥大,心肌缺血与梗死,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 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 。 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1、基本原理: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 线图形 单个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过程以及所产生的点偶变化 需要注意,在正常人的心电图中,记录到的复极波方向常与除极波方向一致,与单个心肌细 胞不同。这是因为正常人心室的除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而复极则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 方向推进。 2、心电综合向量:由于心脏的解剖结构及其电活动相当错综复杂,致使诸心电向量间的关 系亦较复杂,为便于分析,我们一般按力矩的合成原理将其合成为一个“心电综合向量” 1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 窦房结(正常心电活动起源点) • 结间束 心房肌除极 → P 波 • 房室结(生理性延缓 → P-R 间期) 希氏束 • 右束支、左束支 → 室间隔支 • 浦肯野纤维网 → 室间隔最早除极 • 心室肌除极 → QRS 波 • 心室肌复极 → ST 段 T 波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临床心电图的信号主要是从体表采集的。如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一定距离的任意 两点,原则上可测出心电的电位变化,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两点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 有方向性。 临床常用的心电图导联共12 个。 肢体导联: Ⅰ Ⅱ Ⅲ aVR aVL aVF 胸导联: V1 V2 V3 V4 V5 V6 1、肢体导联:数双极导联,包括标准导联Ⅰ,Ⅱ,Ⅲ和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 2 六个导联一并通过坐标图的轴中心点,便构成额面六轴系统。见下图 额状面肢体导联六轴系统 从额状面的六个角度观察心脏的电活动 2、胸导联:数单极导联,包括V1~V6 导联。 位置:V :胸骨右缘第4 肋间 1 V :胸骨左缘第4 肋间 2 V :V2 与V4 连线的中点 3 V :左第5 肋间与锁骨中线相交点 4 V :腋前线与V4 水平交点 5 V :腋中线与V4 水平交点 6 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一、心电图的测量 3 两条纵线间的距离为0.04s,两条横线之间的距离为 0.1mv。 (1)平均心电轴 即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就是指平均 QRS 的向量,它具有空间性。 测量方法:目测1,3 导联QRS 波群的主波方向 临床意义: -30°~+90°:正常心电轴 -30°~ -90°:电轴左偏 +90°~ +180°:电轴右偏 +180°~ +270°:不确定电轴 (2):心脏循长轴转位 自心尖至心底部方向观察 顺钟向转位:-V3、V4 波形出现在V5、V6 导联 逆钟向转位:-V3、V4 波形出现在V1、V2 导联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第一步 : 找“P”波,P 波代表心房肌除极 1 . “P”波有没有 , 是否存在? 2 . 如有“P”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