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人要过中国节
“中国人要过中国节,中国节要有中国味!”
——祥和中国节申遗声援团团长、湖南怡清源茶业董事长简伯华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会上最先发出传统节日申遗号召。
可谓一呼百应,如今简团长的这句话已经成为祥和中国节申遗口号。一句话,重千钧,这句口号势必将鼓舞更多的人参与到申遗活动中来,为保护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祥和中国节活动背景:
中国七大传统节日,蕴含几千年文化传统,以其璀璨辉煌,被人膜拜;也以其古老陈旧,被人疏远。发源于中国的端午节,流传到韩国,如今韩国端午文化比中国更有影响力。这种关乎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命运的现实激起了中央政府的重视,为了留住民族传统文化的根,为了唤起全球华人对于民族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各地积极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七夕、端午、中秋、重阳、春节、重阳、春节、元宵、端午)为主题的节日活动,倡议炎黄子孙行动起来,共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节日文化。8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祥和中国节”第一季,“我们的节日系列推广活动 暨炎黄子孙倡议申遗大行动”正式启动由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旅游局、湖南广电电视台和北京广播电视台主办,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倡议发起董事长简伯华先生担任声援团团长此后,中秋、重阳、春节、元宵节点,围绕“申遗”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目标,以中国古代节日的原貌重现形式,集中展示散落在民间的各种现存珍贵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凝结成“中国传统节日”的璀璨精华著名学者于丹作为“我们的节日”系列推广活动特邀嘉宾出席发布会并发表演讲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已经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它的系列的仪式也像罗台说的那样,将要陆续举行。
那么,中国人自己的节日,在我们的内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我想,仅从我个人来讲,我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理解什么是我们的节日。
中国人现在的七大节日是跟我们的历法相关。
中国人传统的农历,体现一个怎样的核心心准则呢?就是中国道家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人的节日,是在自然的物序之中,穿越四季流光,呈现出来每一季不可替代的精彩。
我们总是在隆冬最寒冷的季节,迎来中国人最热烈最火爆的节日,就是我们的大年春节;接下来,在春意萌动的时候,我们的元宵节开始炸响了声声爆竹;紧接着,春风荡漾,清明,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时候,也是我们在缅怀祖先的同时,去植树、去放飞春天梦想的时候;再接下来,春夏之间,我们迎来了端午;龙舟竞渡之后,在一个炎炎夏日里面,那个清凉的童话,把我们的眼光引向鹊桥,这就是中国人的七夕;而到了深秋时节,登高祈福,祝愿老人们长寿,这就是我们的九九重阳。
想想中国人岁月的流光,在中国人道法自然的历法之中,这样的一番流转,是一件多么优美的事情。
第二点,我想,中国的传统节日,与我们的诗歌有关。
中国是一个诗意的国度,诗歌是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每一个节日中,我们都会看到大量的诗人留下的诗篇。
从08年开始,我们的中秋节开始放三天假,我们会看到有各式各样送礼的月饼,各式各样聚会的理由。但是我们与明月相处的光阴,到底还有多少?我们今天还能够在中秋,去真正看看明月与人心之间的勾连,我们还能真正去问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吗?我们还能像李白那样,举杯望月的时候去想一想,“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我们还有这样的心情吗?
我们今天究竟失去了什么?我们的月饼多了,节日也多了,但是我们跟万物的勾连,我们内心对于明月的信任,是不是减少了呢?我想这是我们节日中真正的意味。
大家都熟悉端午节的由来,都熟悉在龙舟竞渡中我们寄托的那份心情与怀抱,我们今天还能吟诵屈子的诗篇,这种诗意在内心激荡的时候,被唤醒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一个一个节日,走回我们诗歌的传统。
第三点,我要说,我们的传统节日是有仪式感的。
我们多么缅怀那个朴素的手工时代!在过大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是要包饺子的。包饺子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食物吗?那是体现中国人的伦理的最好的仪式。
包饺子的时候往往是这一家子的老奶奶,带着姑娘、媳妇,大家在那儿擀皮,热热闹闹的;这家的儿子、姑爷,可能举着一屉一屉饺子去煮,欢声笑语;小孙子小孙女可能拿着一团面,追来跑去;老爷子可能举着一壶茶,悠悠闲闲的看着这一家子。
饺子,是一个流水席。煮出第一锅,是给谁吃呢?其实在很多中国家庭,无论是乡村还是大杂院,第一锅热腾腾的饺子往往是送街坊邻居的。第二锅饺子出来,老人是要上桌的。老人们去喝杯酒,儿孙们还在忙。
我们的礼仪传承在哪里呢,有时候就在这种简单的礼仪中。
速冻饺子确实要简单省事得多,但我们正在失去那样欢心的仪式。这些仪式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