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柳永词两首精要

单元理念 学文学不能不学诗歌,学诗歌不能不学唐诗宋词。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中的高峰。 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宋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唐代称当时流行的杂曲歌词为“曲子词”,后来简称词。词的句式特征是兼有长短句,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不等。词有多种词调(词牌),各种词调规定了各种词的文字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等;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 设置这个单元,目的在于了解几个词作大家及其代表作品,并重点了解词的两大风格流派。 婉约派出现得较早。以唐温庭筠为鼻祖的五代“花间派”的一些词已开其端,宋初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父子至柳永的词奠定了该派的基础,至秦观、李清照则登峰造极,而南宋姜白石的词,又在音律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婉约派的主要特点是:题材较狭窄,一般不超出伤离送别、儿女恋情之类;多用含蓄委婉、蕴藉比兴的表现手法,曲折地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格律形式也较严密。 豪放派的形成在婉约派之后。北宋初范仲淹首开其风,苏轼继之而发扬光大,至南宋辛弃疾将其推向高峰。 豪放派的主要特色是:取材广泛,除儿女之情、离别之思外,多抒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表现方法以铺叙、直陈为主;风格豪放恢宏,往往不为格律束缚。 单元目标 1.了解词的知识,包括词的起源、发展、风格及代表作家。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词的声韵之美。 3.展开联想与想像,体味作品的意境美。 4.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体会每首词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并用心灵去感受,使自己受到性情的陶冶和艺术的感染。 5.分析比较婉约派和豪放派在词的取材、境界和情感方面的区别。 内容提要 柳永的词课本中选了两首。《望海潮》是柳永词中被广泛传诵的名篇。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从唐代开始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城市,到了宋代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柳永在杭州生活过一个时期,对杭州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所以,在这首词里,他能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西湖的美景,钱江潮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上层人物的享乐、下层人民的劳动生活,都一一注入词人的笔下,词人借以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画面。 《雨霖铃》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像,重在刻画心理。层层深入,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感人至深。 苏轼的词也选了两首,一首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一首是《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视为豪放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期间写的。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上片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形势,并称颂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下片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抒发作者的感慨,揭示全词主旨。 《定风波》通过对途中遇雨这件生活中的小事的记叙和议论,表现了词人谪居时旷达平和的人生态度。词人即景生情,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读来令人深受启发。 豪放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辛弃疾,课本也选取了他的两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词的上片写景抒情,下片言志,表达自己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恢复中原的愿望不能实现的无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上片借歌颂孙权、刘裕,表明作者抗金救国的宏图大略;下片以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而导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当权者不要急于用兵,显示了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 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醉花阴》这首词写重阳节独守空闺、思念离人的苦状,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妇形象,历来被视为宋词中的佳作。《声声慢》作于李清照的晚年,抒发的是她后半生饱经忧患的身世之感。 一、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评他:“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名字抹去。柳永自称:“奉旨填词。”   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   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并且柳词可分俚、雅两派。 1.了解柳永婉约词的风格特点。 2.分析这两首词的表达手法,鉴赏其艺术魅力。 3.理解这两首词的思想感情。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