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规范讲稿.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部控制规范讲稿要点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 Basic standards for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and supporting guidelines 安徽财经大学:安广实 教授 电子信箱:bbcyags@ 第一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 ),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同时,财会[2008]7号文要求,执行本 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 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 告,并聘请具有证券、期 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 务所对内部控制的 有效性进行审计。 企业内部控制目标:五条 内部控制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信息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目标。” ⒈合规目标——保证法律法规有效遵循 ⒉资产目标——保护财产物质安全完整 ⒊报告目标——确保信息质量真实可靠 ⒋营运目标——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效果 ⒌战略目标——促进组织发展战略实现 企业内部控制原则:五项 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五条原则。 1.全面性原则 2.重要性原则 3.制衡性原则 4.适应性原则 5.成本效益原则 控制要素之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及其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反舞弊机制等。” 1.治理结构 (1)企业应当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股东(大)会享有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2)企业应当明确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和落地实施的职责权限,确保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 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 在我国,因治理结构问题而产生的控制失败案件比比皆是。例如,2005年9月14日,湖南省吉首市酒鬼酒公司(股本代码:000799)自曝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虹“失踪”,公司超过4.2亿元资金被大股东“成功控股公司”和关联方悉数转移、占用。公司资产被“掏空”、社会一片哗然。究其原因,就是刘虹既是酒鬼酒公司董事长、又是总经理,还是第一大股东“成功控股公司”董事长,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身,治理结构缺陷,导致内部控制失败,公司资产蒙受巨大损失。 2.内部审计 (1)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 (2)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3.人力资源政策 企业应当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 (2)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 (3)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 (4)掌握国家秘密或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 (5)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政策。 4.企业文化 (1)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 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员工应当遵守员工行为守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2)企业应当加强法制教育,增强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监督,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备案制度。 例一,“土皇帝”王效金:另类“古井文化”建议。制定职工训令、出台《古井基本法》;开展“铁篦梳理”运动,梳到痛处、理到本质、梳理出内心深处的意识;大树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