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促进全员参与和构建改善文化从纯管理技术角度看,“丰田生产方式”并不十分复杂。现代IT技术已使“计划及物料管理”变得相对简单,进而使得“JIT准时化生产”变得较易实现;高度自动化、集成化的制造设备也为“均衡生产”、“工序中保证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为什么我们就是学不好,学不像,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并没有真正体悟到具体管理方法、技术背后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思想;而且,我们在促进全员参与和构建改善文化方面,缺乏认真的研究和持续的追求。
【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意义】
三年前,笔者和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谈顾问合同的时候,就这个问题有过交流抑或交锋。他告诉我,他的员工积极性没有问题,顾问不用管,理由是在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每天不做到晚上八点不下班。我就明确告诉他,那不是员工积极性使然,那是管理者的无奈之举(时间内完不成任务),是员工不得已而为之(不多花时间拿不到足够的工资)。三年后的今天,在笔者公司的辅导下,这家企业在管理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便有大量的增产订单,员工五点半就可以下班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大量处罚条例被束之高阁。原因在于,这家公司员工的积极性被真正调动起来了。
我们都知道“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意义,我们也许还懂得“企业最大的浪费是员工智慧的浪费”的道理。但是该如何定义员工积极性却思考不多,也不知道该怎样评价员工积极性。
首先,我们要走出对员工积极性的认识误区。人们常常误解了“员工的积极性”,比如人们用计件工资制等手段让员工没有白天黑夜地工作,以为是调动了员工积极性;人们通过扣发奖金等形式让员工轻伤(感冒等)不下火线,以为是调动了员工积极性。笔者有许多机会接触企业管理者,如此误解员工积极性的绝对不在少数。另一方面,人们谈到员工积极性,或者简单期望金钱等激励政策发挥作用,或者显得手足无措无能为力。残酷的管理现实表明,一些具有最高工资保障的行业,其企业员工积极性并不是最高的;而更多企业的员工积极性在每况愈下,特别是在新劳动法实施后,劳资关系进一步趋紧。
员工积极性到底是什么?在丰田、理光这样一些优秀企业里,员工的积极性是用“改善成果或发明创造的数量”来评价的,比如员工改善提案件数、员工月度改善提案参与率、发明创造或专利数量等。可见,所谓员工积极性就是员工付出智慧(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行动。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好好反省至今为止的一些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看一看哪些是伤害员工主动付出智慧的制度和做法,以便采取措施改进我们的工作。
其次,管理者必须尊重员工的基本权利,按劳动法要求给予员工基本生活环境和条件。没有了这一点,提高员工积极性就只能是不能实现的良好愿望。也许有人会抱怨:企业已经没有条件遵守劳动法了,老老实实按劳动法做就等于找死。笔者认为,这正是中国制造业的致命伤,许多行业连年的低水平(以压低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为基本手段)无序竞争,造成了今天这种结果。笔者要对那些立志朝前走的企业管理者说,想调动员工积极性,走出今天的困境,就必须从正确认识员工积极性和尊重员工基本权利开始。
最近,经常有人问我对实施新劳动法的看法,我的意见是,这部劳动法来得实在太晚,而不是太早,这部劳动法要是在5年前企业还有足够利润空间的时候实施,就不会是今天这种被动尴尬的局面。
【促进全员参与三原则】
“参加”和“参与”的区别是在理光推进改善活动的时候悟到的,在那之前对这两个词的认识和使用是混乱的。面对改善活动,我们发现一部分人仅仅是以旁观者或者看客的心态“参加”各种改善会议,并发表一些居高临下或不痛不痒的点评;而另一部分人则通过具体付出智慧和改善行动积极“参与”改善活动。时间长了,我们慢慢懂得了“参加”和“参与”的巨大区别,也深深地体会到“促进全员参与”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是何等重要的一个大命题。
全员参与是建设改善文化的前提,要促进全员参与,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必须遵循员工自主管理的原则。人们崇尚“以人为本”的理念,希望通过实施人性化管理来达到管理目的。但是,许多管理现实却与这样一个美好理念背道而驰。企业制订大量着眼于管束员工的制度,而且认为组织图中较高层别员工的主要职责就是依据制度对较低层别员工实施监督和管制。为了强化这种管制,我们还处心积虑地制订出诸多复杂的和事无巨细的考核制度,并试图通过精准的考核和奖罚来达到管理目的。要知道,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人性,它会严重扼杀员工自主性和积极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变“监督和管制”为“辅导和服务”,管理者要为员工营造制度便于执行和遵守的环境和条件,并辅导基层管理者和员工学会自主维护和自主改善。当然,这样说绝对不是否认制度本身的重要性,而是希望管理者能够以更人性化的办法进行管理。
其次,必须遵循以奖为主的原则。相信没有人会反对“奖罚分明”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