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与优化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本控制与优化设计课件

2012年 影响因素分析 二、地下室结构设计 1.底板是否采用无梁防水板 在北方地下水位不高的地区,适宜做无梁底板;在广东珠三角等对地下水位较 高的地区,采用无梁防水底板的综合造价(含人工)比做有梁底板约高3~5%,但施工快捷,防水效果好,建议采用(现有结构设计软件已有较成熟的有限元算法) 2.顶板次梁布置与板厚 高层建筑当顶板作为嵌固端时,板厚要求不小于180,根据实际工程测算比较,顶板采用十字梁的结构布置(双向板跨度约4米),能较充分发挥顶板的承载力,造价最省,但这种布置对设备有一定影响。如果采用井字梁布置,则顶板厚度可考虑次梁较多的有力影响,可取160(嵌固端)或150(非嵌固端),降低顶板构造配筋 。 3.顶板及侧墙消防车荷载 1)将建筑确定的消防车道边线放进结构顶板图上并注明,确定消防车荷载计算范围;2)计算板和次梁时,按35KPa作用值根据不同的板跨和覆土厚度查得等效荷载; 3)计算主梁和柱时,按20KPa作用值的等效荷载; 4)计算地下室外墙时,一般为水土作用的裂缝控制,墙顶堆载按5KPa即可,强度计 算时可取20KPa作用值(一般不起控制作用); 三、标准层设计(建筑专业相关) 1.如非档次较高住宅,建议层高不大于2.9米; 2.边梁高度宜控制小于550,避免设置构造腰筋; 3. 客厅与餐厅之间考虑美观,一般要求做大板(异形),建议当客厅与餐厅分置于走道两侧各自相对独立等情况适当布置次梁可有效减小板配筋 。 4.室内露梁处控制净高不小于2.4米 四、钢筋选用(施工相关) 1.楼板钢筋采用一、二级钢筋与采用三级钢筋或冷轧带肋钢筋相比,含钢量要多3~4kg/m2; 2.板钢筋、剪力墙暗柱箍筋间距归并为100,120,150,180,施工较为方便;严格按照计算结果采用100,110,120,130,140,150……,施工不便,但含钢量可降低; 3. 剪力墙构造暗柱纵筋可采用250~300,减少拉筋用量; 4. 梁面钢筋: 1)框架梁构造通长面筋经计算比较,当跨度大于4米是建议采用较小直径面筋与支座筋搭接或焊接,比按支座筋直径贯通配筋要经济; 2)一般框架梁通长面筋直径可采用14~12,次梁架立筋直径12~10; * 第一部分 ??■ 4大类8要素 地区:A1风压、抗震等级(地震加速度、地质)、规范差异; 建筑:A2体型(平面、高宽比)、A3层数、A4层高、A5拐角窗; 结构:A6结构方案是否转换、A7厚板; 计量:A8 面积计量。 ??影响因素分析:A1各地地震、风、雪荷载 ??影响因素分析:统一含钢量面积计算规则A8 1/2 0 和阳露台相连的花槽M6(仅广州) 7 1/2 1/2 (深圳顺德为0) 两层高悬挑凸露台或有柱凸露台M5 6 1 0 结构拉板M4 5 1 1/2 有墙柱入户花园或凹阳台M3(可封) 4 1 1/2 (深圳顺德为0) 有墙柱的凹露台M2(可封) 3 1 0 落地凸窗的面积M1(层高<2.2米,地坛≤200) 2 1 1 计容积率建筑面积M0 1 成本测算面积计量比例 计容积率面积比例 面积类型 序号 M G(A1,A2,A3, A4,A5, A6,A7) 含钢量= M=M0+M1+M2+M3+M4+M5+1/2M6+1/2M7 ??影响因素分析:统一含钢量面积计算规则A8 特例:留给装修加层的两层高房间M8(偷面积) M G(A1,A2,A3,A4,A5,A6,A7)+G(M8) 含钢量= M=M0+M1+M2+M3+M4+M5+1/2M6+1/2M7+M8 ??影响因素分析小结:2个不同 1、统一统计规则、精确定义(含钢量、窗地比、停车面积等) 2、分城市、按类别控制 ??统一统计规则、精确定义之1:标准层含钢量 ①计容积率面积+ ②不计面积部分 上部标准层所有钢筋 含钢量= 钢筋:所有标准层结构钢筋,包含梁板柱、构造柱、过梁、女儿墙、拉板等的钢筋,不含砌体的钢筋。 1体型:确保高宽比不宜>6, 平面无不规则,避免超限审查 2层数(高度):很重要!! 注意临界高度60m、80m 3转换:1个转换层相当于3个标准层设转换层对标准层有影响 层高每+10cm, 含钢量+1 ㎏/㎡,钢筋+6元/㎡ 整体成本+20 元/㎡(1%) 影响含钢量有7个因素,但核心是三个:体型、高度、结构转换 以XX公司为例 2高度:很重要!!! 注意临界高度60m、80m 重点关注:层高、层数 含钢量是不是仅是结构专业事情? 是不是靠“省”来达标? 如何让建筑师来控制含钢量? 与施工质量是不是矛盾? 。。。。。。。 事先决策,过程控制,最后计算 目标是分阶段设计出来的 规划层数 可售比(架空层) 停车方式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