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活动教学《吸管吹画》教学叙事.doc

小班美术活动教学《吸管吹画》教学叙事.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班美术活动教学《吸管吹画》教学叙事 奉化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张 薇 【活动背景】: 早在古希腊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就已在其作品中论述艺术及艺术教育的作用。他们认为从小培养孩子对美的认识和对美的追求,使之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日,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形象表达感情性对儿童观察能力、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但是,在幼儿美术教学的具体实践中,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前苏联教育思想的一些影响,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在培养目标上,以知识技能为中心,忽视幼儿整体素质和原创性的培养;在教育内容上,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忽视幼儿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在教材选材方面,强调选材的计划性,忽视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幼6:我画的是小白兔,小白兔在吃草。 幼7:咦!绿色是怎么来的?桌上没绿色呀? 幼6:黄色和红色混在一起就变成了绿色。 师:是吗?请每个小朋友在自己纸上试一试,并讲讲自己的新发现。 幼7:不对!黄色和蓝色混在一起才是绿色。 幼8:我发现红色和黄色混在一起就变成橘黄色了。 幼2:红色和黄色、蓝色混在一起变成了乱七八糟的颜色了。 ……………….. 生成课程: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做混色实验,验证:黄色和兰色混在一起会变成绿色,红色和黄色混在一起会变成橘黄色… 鼓励幼儿再次操作,去发现颜色的变化。 (分析:我们常说我们的课程应是动态发展的,什么是发展?这就是发展,活动中幼儿自由讨论、辩论、联系、联想,他们发现桌上只有红黄蓝三色,却在纸上发现了绿色,绿色是怎么来的?教师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让幼儿自由讨论。当孩子说“黄色和红色混在一起变成绿色”的时候,教师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而是请每个小朋友在自己的纸上试一试,并讲讲自己的新发现。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个孩子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探索。师幼的相互作用基本上是以幼儿的兴趣和问题为出发点,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小结:小朋友都很能干,用吸管吹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图画,还发现了几种颜色加在一起做好朋友,会变出另一种漂亮的颜色。 【活动分析】: 小班幼儿喜欢涂涂画画,而且想象力丰富,能把自己的作品联想成许多人物和事物,吸管吹画的形式又是没有接触过的,很有吸引力,因此这个活动深受幼儿的喜欢,整个活动中幼儿能主动参与,兴趣盎然,体现了幼儿对吸管吹画的极大爱好,活动效果很好。从这个活动中可以看出: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教学方案能深化教学意图,提高教学效果。 剖析这个活动,可以发现: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充 分发挥了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教育理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吸管吹画活动设计和进行的过程,都充分体现了纲要的这一精神。在课堂上,当孩子提出:“绿色是哪来的?”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机智地请幼儿在自己的纸上试一试,从中去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充分调动了幼儿主观能动性,幼儿的直接体验不断加强,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同伴间的交流、探讨,主动积极地建构新的知识和经验。教师敏感地发现这一举动对幼儿的教育价值,成功地生成了第二个活动-----探索颜色的变化,从而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教师需要根据活动进展和幼儿反应,将事先准备的内容和活动设计转换成“活”的教学活动,也就是教师应具备生成课程的能力。 课堂生成是伴随着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崭新理念,它是在一个个生命体鲜活的活动过程创造出来的教育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这些资源也能考验和锻炼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师只有细心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及时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现象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才能生成新的教育内容。课堂上,孩子是否都各尽所能,积极参与,感到踏实和满足,则是衡量生成课程的标准。只要教师的预设服务于孩子的活动生成,善待每个孩子在活动中的生成资源,将知识融入生命,让孩子体验自我成功,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为孩子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动态发展的人。一句话,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如此。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