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DIS实验中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能力和素养.doc
在DIS实验中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动能定理》一课教后感
理大附中 朱国诚
一.教学任务分析
动能定理是上海拓Ⅱ教材中第二讲的内容,课程标准将它的学习水平确定为C级要求。动能定理说明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功和能之间的密切联系。若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利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可以较为简单的得出动能定理的内容,但基于高中学生知识的局限性,该方法无法应用于变力做功。而本节课在理论推导恒力做功下动能定理的同时尝试在变力做功时利用DIS实验系统设计,探究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把实验设计,探究与理论推导相结合,使学生对动能定理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
我所任教的是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二定律,功,功和能量变化的关系。结合已学内容和我校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首先通过复习提问的方法得出外力做的功和能量变化之间的定性关系;其次创设情境,通过利用理论推导得出恒力作用下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变化量这一普遍规律;然后利用DIS实验系统设计,探究得出在动能定理也适用于变力做功时的情况,使学生深切感受理论推导和实验设计,探究这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切实理解动能定理的使用条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
(2)理解恒力作用下动能定理的推导
(3)理解动能定理的内容
(4)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如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运动到点时的速度为v ,此时受到一个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水平恒力的作用,经过一段距离到达 B 点时的速度为v t
从理论推导上可以得出这么一个普遍的规律:在恒力作用下,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三).变力作用下,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量的定量关系
活动II
根据理论的推导同学们已经得出了在恒力作用下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那么在变力作用下它们的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呢?引导学生运用DIS系统进行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两者的关系而对于设计实验来说又分成三个部分,首先是建模,在建模中我们要确定研究对象,同学们思考一下在此次实验中,我们实验的对象是什么?
生:小车
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来提供变力?
生:强磁铁
师:第二部分我们应思考如何测量我们所需的物理量,首先,我们可以参照恒力做功下的等式,思考下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如何来测量?
生: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光电门传感器,挡光片
师:因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需要测两个瞬时速度,那么我们可以有两种方法,(1)两个光电门传感器,一个挡光片,此类适用于距离较远的运动,(2)一个光电门传感器,两个挡光片,此类适用于距离较近的运动,我们这次实验应选用第(2)种
实验装置介绍:在一辆小车上安装两挡光片和位移传感器的发射端。光电门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接收端,力传感器安装在固定导轨上,将两块磁铁分别安装于力传感器受力端和小车对应的位置,且同性磁极相对,挡光片宽度相同,其数据输入计算机。小车由于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向力传感器方向运动,挡光片a,b分别经过光电门传感器时,记录下小车的初速v0和和末速vt,根据ΔEK=(mvt2-mv02)/2得出动能的变化量。同时,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记录每个时刻的F和S的值,做出F-S图线,由于导轨阻力可忽略,F即为合外力。计算出F与横轴包围的面积即为变力F做的合外力的功,再和ΔEK 进行比较。
师:第三部分是误差分析,这部分内容我们将在高二,高三的学习中进一步深入研究
实验结论:变力做功时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实验截图:
本次实验中需注意的是:
(1)实验时,光电门传感器和力传感器的位置应保持适当,距离过大会导致受力趋向恒力距离过小会导致受力瞬间变的很大,造成过大的误差
(2)安装在力传感器和小车上的强磁铁要对准,否则会造成小车脱离轨道或者卡在轨道上,造成过大的误差
(3)点击开始测量后应先点击传感器调零,减小误差
结合理论推导下恒力做功与DIS实验探究中变力做功的两种情况,都得出了这么一个普遍的规律: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我们把这个规律称为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的情况,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四)实际应用
活动Ⅲ
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做直线运动,沿此直线作用于物体的水平拉力与位移的关系如图所示,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则:
(1)求拉力做的总功(14J)
(2)求滑动摩擦力做的功(-8J)
(3)应用动能定理求8m时物体的末速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