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之(1)代词1>第三人称今译为:他、她、它例释: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2>第一人称今译为:我例释: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蔺列传》3表近指今译为:这例释: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2)助词1表结构今译为:的例释: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2主谓之间取独例释: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诸葛亮传》3宾前标志不译例释:宋何罪之有?《公输》(凡是何…之…均为前置)4定后标志不译例释: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5调整音节不译例释:①填然鼓之。《孟子?梁惠王上》②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3)附(3)动词作谓语今译为:到、往例释:①吾欲之南海《为学》②行不知所之(到…去)《庄子?马蹄》2、乎(1)语气词1表疑问、反问今译为:吗、呢例释: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2表赞美、感叹今译为:啊、呀例释: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3表推测今译为:吧、呢例释: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4表祈使今译为:吧例释:勉速行乎!无重而罪!《战国策》5表商榷今译为:呢例释: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韩非子?显学》17、者(1)特指代词1组成名词短语今译为:的、的人、的事例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2用在数词后今译为:个、样例释:请君择于斯二者《孟子?梁惠王下》3用在时间词后今译为:…的时候例释: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近士为务。《报任安书》4用在否定词后今译为:…的话例释:不者,若属且为所虏。《鸿门宴》5用在主谓短语之后表原因译为:…的原因例释:吾妻之美我者,私(偏爱)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助词1引出判断不译例释: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蔺列传》2定后标志不译例释: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蔺列传》11、也助词句中表句读句尾表判断。例释:①有梦也难寻觅《长亭送别》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也前是名词,表判断)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10、焉(1)代词1>作宾语相当之 今译为:它例释:①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2>表疑问今译为:哪里、怎么例释: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2)兼词兼于之 (前面的动词没有宾语或需要有介宾短语做状语时)今译为:于是、于此例释:①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3)助词1>表语气今译为:了、呢、啊例释:①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②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柳毅传》2>形容词词尾今译为:…地、…的样子例释:①穆穆焉,皇皇焉,济济焉,信天下之壮观也。《东京赋》②盘盘焉,囷囷焉(…的样子)《阿房宫赋》9、为(1)介词1表对象今译为:替、给、对例释:①为君翻作《琵琶行》。②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史记?鸿门宴》2表原因今译为:因为、因此例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3表目的今译为:为了例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4表被动今译为:被例释: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2)助词语助、提宾无实义不译例释:①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球之为听。《孟子》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3)连词表假设今译为:如、如果例释:①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②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战国策?楚策四》(4)动词作谓语今译为:1做、作例释: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2治、治理例释: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国语》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3担任、充当例释: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②董卓自为太师《后汉书》4变为、变作例释: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5当作、作为例释: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墨子?公输》6算作、算是例释: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公孙丑下》7叫做、称为例释: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8是例释: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老子?二章》9有例释: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小人焉。《孟子》10参与例释: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11认为例释: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7、若(1)代词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你的例释: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2指示代词今译为:如此、这样、这个、这些例释:①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②南宫追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2)连词1表选择今译为:或、或者例释: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记》2表假设今译为:如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