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诗秋兴首
颔联又表现了怎样的景致?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2、颔联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联系背景来分析。 颔联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愁绪。 3、前两联景物描写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意境?有何作用? 以景起兴 融情于景 \ 景中含情 营造了凄清、衰败、萧瑟、冷寂又阔大的意境。景中含情,寄托了诗人漂泊无依的愁苦和感时伤世的情怀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 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 两开—— 故园心—— 系—— 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心情的凄伤。 实即思念长安之心。 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 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 “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5、最后一联,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地响起,抒发诗人怎样的感情? 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 催刀尺——催动刀尺 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 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萧瑟 凄凉 雄浑 壮丽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草木萧瑟阴森,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塞上 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秋风萧瑟,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游子思乡的一幅秋景图。 6、整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一、写了什么:意象? 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丛菊 他日泪 孤舟 寒衣 刀尺 白帝城 暮砧 意境:营造了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 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第二、表达了什么?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1、通过抓取、分析意象,透过意象把握思想感情。 2、寻找诗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 问题:哪个诗句最能表明诗人感情?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明确主旨: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深读文本 杜甫的情怀 1、故园之思 2、羁旅之愁 3、漂泊之苦 4、家国之忧 5、秋士迟暮之悲 第三、怎么写? 试运用相关诗歌鉴赏的常识进行分析。 (提示:如可以从本诗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抒情手法、修辞手法),炼字,语言风格等方面去探讨。) 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情手法):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 赏析写景类诗歌的方法 1、感情基调 2、题目 3、诗眼 4、意象和意境 5、知人论世 2006年高考辽宁考生 肩膀 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 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 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文章憎命达”。他仕进无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专家共识》解读【26页】.pptx VIP
- 八上物理:【教科】期末模拟卷【八上全册】.docx VIP
-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答案.doc VIP
- 中国建设银行建银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26年度校园招聘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学生英语单词听写稿纸模板(仅打印).docx VIP
- 2025年电力调度题库及答案.doc
- (正式版)DB61∕T 1770-2023 《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施工质量控制指南》.docx VIP
- 《宁波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2018甬DX-09.pdf
- 中国建设银行建银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26年度校园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