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呼啸山庄》情爱关系的神话原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呼啸山庄》情爱关系的神话原型.pdf

第38卷 第1期 肇 庆 学 院 学 报 VO1.38.No.1 2017年1月 JOURNALOFZHAOQINGUNIVERSITY Jan.2O17 论 《呼啸山庄》情爱关系的神话原型 赵莲花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摘 要:《呼啸山庄》在叙述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爱关系时,借用了柏拉图《会饮篇》中 “人的 自然”,《圣经》中亚 当和夏娃,以及古希腊神话 《美狄亚》中伊阿宋与关狄亚的故事原型。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 ,通过应用原型批 评的观点,文本对这3个神话原型的移用阐释了主人公之间纠葛的情爱关系,从而使文本爱恨交织主题的表现方式 具有高度的创造性。 关键词:《呼啸山庄》;情爱关系;神话原型 中图分类号 :10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9.8445(2017)01.0018-05 “理念”(Idea)概念理解为超越及先在于所有现象同 义。在公元3世纪的 赫《姆提卡文集》把上帝描述为 引论 “原型之光”的时候,它表达的是上帝乃万光之原型 的思想u1。到了现代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将 “原型” 《呼啸山庄》是 19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 ·勃朗 与集体无意识联系在一起 ,认为 “集体无意识是一 特唯一的一部小说。这部作品使她在英 国文坛及 种精神模式的遗传,是人们对某种刺激作出的带有 世界文学史上获得了一席之地。各国的批评家在 预定倾向的反应,为人类全体成员共有。原型或者 不同时期都有对 《呼啸山庄》的解读 ,尤其是在神话 原始意象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而这种集体无 — — 原型批评盛行时期 ,人们又给这部著作加以新 意识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 ,在特定的刺激环境下就 的观照。综观国内,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对 会被激活。神话 、图腾或原型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外 这部小说的分析主要停留在主题原型、人物原型、 在表现”2[】2。因此,“原型”除了是对柏拉图的理念 意象原型和场景原型①,以及在结构 、叙事模式上② 的解释性释义 1【之外 ,它的另一种众所周知的表达 从爱的原型③和复仇主题④的原型分析上 ,对文本 方式是神话与童话nl’。《呼啸山庄》的故事原型和人 “原型”的研究思路拘囿于单方面或某些角度论述 , 物原型,突显了文本中主人公之间爱与恨的情爱关 缺乏全面、系统的挖掘和阐述。因此 ,本文在前人 系—— “女作家所创造的那一个小天地里,人和人 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荣格对 “原型”的基本释义,尝 之间的关系 比当时的现实生活 (19世纪中叶,英 国 试对文本作一个整体的观照。 已进入了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和人之问的 “原型”远非一个现代术语 ,其实早在圣 ·奥古 关系单纯得多 ;那复杂、丰富的人性也仿佛被浓缩 斯丁时代之前就已为人所用 ,与柏拉图意义上的 了,只剩下两个极端,不是强烈的爱,就是强烈的恨。 ①相关研究见(目前知网收录情况):刘永杰 《(呼啸山庄)的(圣经)解构》,《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 ,第6期;刘涛 《从圣经原型理 论解读(呼啸山庄)》,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曲琳琳 《希望在人间’:对(呼啸山庄)的原型解读》,《文化纵横》,2014年, 第7期等。 ②主要以 《圣经》中亚3-与夏娃从 “守乐园”“失乐园”到 “复乐园”的结构原型解读:张峰、李莉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视角下的(呼啸山 庄)》,《时代文学》,2011年,第5期;王结 《(圣经)原型对(呼啸山庄的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