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预防机制构建.docVIP

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预防机制构建.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预防机制构建

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预防机制的构建   摘 要 我国高校校园相对整个社会而言是更安全的。可是,近年来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时有发生。其犯罪的原因既有自身的年龄、人格等因素影响,也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预防大学生暴力犯罪,家庭、学校、社会应各负其责,高校除抓规范常规管理外,必须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下功夫,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暴力犯罪 心理预防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9.082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Violent Crime PENG Kelian (Hu’nan Police Academy, Changsha, Hu’nan 410138) Abstract The campus of our country is more secure relative to the whole society.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violent crime has occurred in College students. The reason of the crime has its own age, personality and other factors, also ha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factors. University student’s violence crime prevention,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should assume their respective responsibil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addition to grasping the standard routine management and must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violent crime; construction of psychological prevention 2016年3月8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会上谈及校园暴力话题时说:我国目前2亿多学生,每一个孩子的安全,都让人十分牵挂,每一次事件的发生,都让人十分痛心。他表示,教育部现在最大的压力是学生的安全问题,遏制校园暴力需要学校、社区等各个单位共同努力,共同担负起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我国高校校园相对整个社会而言是更安全的。可是,最近一些年,在校大学生暴力案件时有发生,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非常大,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故研究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对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创造平安校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导致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的相关因素分析 分析近几年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的一些典型个案,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犯罪通常都有一个明显特征: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大多起源于私愤,侵害对象大多限于“利益直接相关人”,此类犯罪大多可以归结为情绪型犯罪类型,犯罪人在认知、情感及人格等方面一般存在严重缺陷。而这种情况与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及环境直接相关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十七、十八岁到二十二、二十三岁之间。他们的生理机能基本接近或达到成人的水平,但是,因心理发展相对缓慢,故造成其身心发展的矛盾性。如旺盛的精力与缺乏支配能力的矛盾;情绪的冲动性与控制能力差的矛盾;性发育成熟与符合社会要求的性观念形成较晚的矛盾等。当这些矛盾在个体身上出现激烈冲突而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可能出现攻击性倾向 在校大学生除了具备一般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之外,他们都是经历严格的高考录取的。他们既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层层严格选拔,同时又在大学中接收着一般青少年没有的大学教育,当然也会面临一系列的不曾有过的压力与挑战。如大学新生对新学校环境适应的问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特别是室友关系问题;要不要谈恋爱及如何处理与恋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大学毕业班的同学就业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