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报生态报道水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升企业报生态报道水平.

提升企业报生态报道水平   绿色,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必由之路。国有企业大多拥有事关全局或一域的重要工程,作为企业报,如何提升环保新闻的质量,拓展企业的绿色效应呢?隶属中国三峡集团的《中国三峡工程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游动的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中华鲟、静谧的三峡特有植物疏花水柏枝、荷叶铁线蕨等为突破口,拿捏住了社会、个人、企业发展的时代命脉,“动”与“静”结合,相得益彰,着重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在生态环保报道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条鱼”――“国宝”中华鲟: 立体呈现,“动”中出奇 “少小离家老大回”。中华鲟,这种以巍巍“中华”命名的鱼,为我国特有种,属于大型溯河洄游性鱼类,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中国三峡工程报》在报道中华鲟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育鲟:以现代科技作支撑,展示科研成果 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枢纽的兴建,阻断了中华鲟的洄游之路。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物种,中华鲟研究所应运而生。该所先后解决了催产、孵化、培育等技术难题,为中华鲟物种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中国三峡工程报》围绕中华鲟的科研、培育繁殖,进行大力宣传。作为以“建设三峡,开发长江”为使命的央企,中国三峡集团始终以长江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投入专项资金,支持所属中华鲟研究所开展中华鲟的科研与保护工作。2009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研究成功。2014年10月,记者获悉当月中旬启动的2014年度的中华鲟子二代全人工繁殖获重大技术突破:曾经参与过往年全人工繁殖的子一代中华鲟雌鱼再次成熟并产卵出苗的消息后,撰写了报道《三峡集团中华鲟繁殖研究再获突破 雌性子一代中华鲟实现连续繁殖》、通讯《三峡集团“数字长江”平台护航生态放流 中华鲟的“互联网+”新生活 》。2014年,中华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为了收集信号,还免不了追着声呐标记的“子二代”沿江跑。2015年,由于采用自动实时传输技术和地理信息平台,科研人员省去了往年的舟车劳顿,坐在办公室便知道“子二代”到哪儿去了。以上两篇文章均获得年度湖北新闻奖。《追“鲟”的博士――记中华鲟研究所水生态修复研究室副主任姜伟》、《坚守:陪伴中华鲟过年的人们》、《撰一部让江河不老的生态史诗》、《鱼苗入水 友谊入心》、《中华鲟研究所喜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第五批全人工繁殖的子二代出苗 全人工繁殖保障中华鲟永续生存》等,均及时报道了中华鲟的研究成果 2.放鲟:精心策划,全员参与,重磅报道 成熟的全人工繁殖技术,为中国三峡集团持续不间断向长江增殖放流中华鲟鱼种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每年春季,中国三峡集团和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都要共同主办中华鲟放流活动。33年来,共放流58次,且放流质量和规模逐年提升,总放流量超过500万尾,其中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17000余尾。大规格的放流群体对提升放流成活率、维持种群优势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精心策划,全员参与采访报道,在版面上重磅报道。有放流消息《8000余尾中华鲟 开始回归之旅》、《2000尾大规格子二代中华鲟回归长江》、《3000尾大规格、高品质子二代中华鲟回归长江 》,也有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项目官员、大自然保护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淡水项目官员的专访,还开辟了“动态”、“视界”、“特别报道”等专版,介绍“被动整合雷达(PIT)”标记、声呐标记、背鳍基部悬挂T型外标等3种标记方法的技术,通过文字、图片、表格、示意图等方式进行立体化的呈现,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肯定 3.追鲟:全程跟踪,回应社会关切 只有把心埋进沃土,才能感受地心的温度,打磨出的新闻作品才带着生活的体温。2016年,《中国三峡工程报》专门组建追鲟特别报道组,在一名副总编辑的带领下,与中华鲟研究所工作人员一道,顺江而下,在宜昌、荆州、武汉站、芜湖站、九江、南京站、上海等8个城市,持续两个多月,全程跟踪中华鲟的入海之路。《“我与中华鲟 共护长江美” 沿江大型护鲟活动在荆州启动》、《放流中华鲟“先头部队”过境武汉》、 《大宝中宝和小宝 江城携手护鲟宝》、《 护鲟洞庭湖 岳阳很给力》、 《“我与中华鲟 共护长江美”活动来到合肥》、《钟山之下 鲟梦金陵――南京九高校携手共护中华鲟》、《芜湖市民学子齐出动 护航中华鲟再掀高潮》、《浔阳江头护鲟热――九江志愿者绿色健步护航中华鲟》等一系列报道。《中华鲟保护救助联盟在上海成立 致力中华鲟自然资源恢复》、《留住中华鲟 我们努力一定能做到――专访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等报道,回答了人们关心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