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5中药毒理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中药毒理学 有毒、无毒的现代认识 目前中药品种多达12800多种,见中毒报告的只有100余种。大多数安全。 没有绝对的无毒,有大毒、有毒、小毒之分。(药典的分类方法) 中药和西药一样也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1、副作用 2、毒性反应:急性毒性、长期毒性 3、过敏反应:鱼腥草注射液 4、后遗效应 5、特异质反应:蚕豆 6、特殊毒性 依赖性: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兼具(成瘾)。 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 主要考察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影响。  对中枢神经系统:马钱子、乌头、雪上一枝蒿 对心血管系统:乌头、附子、含强心苷类的蟾酥、黄花夹竹桃等。 对呼吸系统:杏仁、桃仁、白果等。含氰苷。 对消化系统:寒凉药、苦味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损伤。 造血系统 常见的毒性症状有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紫癜,甚至死亡等。引起造血不良反应的中药有洋金花、芫花、斑蝥、狼毒、海马等;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喉症丸、穿心莲注射液、六神丸等。 生殖系统 常见的生殖系统不良反应,包括妇科如闭经、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早产、流产、死胎以及不孕症等,男科如勃起障碍、射精障碍、不育症等。 氰苷的毒性 苦杏仁、桃仁等因含氰苷及氢氰酸,氰苷水解生成氢氰酸和氰离子,氰离子有剧毒,它可迅速与细胞线粒体中呼吸链上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形成氰化高铁型细胞色素氧化酶,阻断电子传递,从而使组织细胞不能得到充足的氧,生物氧化作用不能正常进行,造成细胞内窒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故中毒时脑先受损,呼吸中枢麻痹是氢氰酸致死的主要原因。 长期毒性(慢性毒性) 中医临床用药治疗的多为慢性病,服药时间长,中药所导致的长期毒性更应引起重视。主要影响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器官。 对泌尿系统:主要是肾损害。常见的有马兜铃、广防己(马兜铃科) 、关木通(马兜铃科)、斑蝥等。梅花K事件。 对造血系统:雷公藤、洋金花等。 有可能导致肾损伤、肾功能衰竭的中草药 约有20多种:如雷公藤、木通、马兜铃、草乌、雄黄、朱砂、全蝎、鱼胆、蜂毒、砒霜、巴豆、苍耳子、棉酚、山慈菇、苦楝皮、天花粉、土贝母、牵牛子、芦荟、益母草、土荆芥、海马、昆明山海裳、野百合和使君子等。 典型的为:过量应用木通致急性肾损害,严重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雷公藤(含有雷公藤碱)能直接损害肾小管,出现蛋白尿、血尿、尿素氮升高、电解质紊乱等,大剂量可导致快速死亡;汉防已和厚朴均含有马兜铃酸,能直接损伤肾小管及肾间质,致肾性糖尿病和低分子蛋白尿及肾小管酸中毒,严重者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斑蝥为辛寒大毒之品,有破血散淤、蚀肌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所含斑蝥毒、斑蝥素有毒,外用或内服斑蝥能直接损害肾小管,可致中毒性肾炎,并伴有血尿、蛋白尿,严重者可致急性肾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巴豆、芫花可致溶血性尿毒症等等。 中草药肾毒性引起的药物性肾病重在预防。 三聚氰胺---三鹿奶粉事件 1. 三聚氰胺的毒性事实上是非常低的,有研究显示其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 1克每公斤体重。利用羊,兔以及老鼠作为实验对象,没有发现其有肾脏毒性。三聚氰胺在哺乳动物体内并不能被肝脏进行生物转化代谢。 2. 既然三聚氰胺没有肾毒性,为什么它能够造成肾脏衰竭并最终导致儿童死亡呢? 3. 三聚氰酸单独摄入体内并不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如果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同是摄入体内,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二者结构比较类似,并且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同时存在。如果在奶粉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入化工原料三聚氰胺,事实上也同时掺入了混在三聚氰胺当中的三聚氰酸。 4. 当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同时存在时,二者能够依靠分子结构上的氢氧基与氨基之间形成水合键,从而将二者连接起来。这种连接可以反复进行,最终形成一个网格结构。这种复合物很难溶于水。  5. 当混在奶粉中的这种网格结构被摄入人体后,由于胃液的酸性作用,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相互解离,从而破坏了这种复合物,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于是分别被吸收入血。  6. 由于人体无法转化这两种物质,最终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被血液运送到肾脏,准备随尿液排除体外。然而,就在肾脏细胞中,两种物质又一次相遇,于是又进行了相互作用,以网格结构重新形成不溶于水的大分子复合物,并沉积下来,形成结石,结果造成肾小管的物理阻塞,导致尿液无法顺利排除,使肾脏积水,最终导致肾脏衰竭。  7. 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为什么在血液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无法相互结合形成复合体,可能的解释是只有在肾脏中由于浓缩作用,两种物质才能达到形成不溶于水复合物的临界浓度。还有一种解释是尿酸在复合物的形成中可能发挥了起始种子的作用,如同在雨滴形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